“我们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在内部管理、用工规范等方面存在不少盲区,劳务纠纷等麻烦不断,让我们疲于应付,都无暇顾及经营。”企业负责人尚连珠道出发展中的困扰。8月12日,徐州市鼓楼区“法治体检”法律服务团的成员张王美、陈勇等上门服务,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与企业管理层及员工代表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的难点堵点。当天,一份按需定制的“法律诊疗方案”及时送到企业负责人手中。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维护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徐州市鼓楼区司法局紧扣企业法治需求,组织基层法律服务行业以“法治体检”活动为主要切入点,持续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巡诊式”体检:
把脉问诊开出“法治良方”
8月5日,在徐州市鼓楼区某建筑公司会议室,“法治体检”服务团成员正与企业负责人逐条梳理法律风险点。
服务团成员张丙升、毕震在走访中发现该公司因涉诉案件增多影响运营,经全面"体检"发现2份分包合同存在漏洞。通过案例解读并帮助修订分包协议,企业负责人周某感慨:“多亏这次‘诊断’,不然又要踩坑。”
这一幕正是徐州市鼓楼区司法局常态长效推进“法治体检”活动,以法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把“法治诊室”搬进企业,把“坐诊”改为“巡诊”,让企业出了“家门”不再“踩雷”,这一举措从源头上优化了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依法运营水平。
为优化“法治体检”工作,徐州市鼓楼区司法局创设“N对1”法治体检服务,组建以36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力的“法治体检”法律服务团,同时引入律师、人民调解员、司法所所长等N个主体的优质力量,针对不同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状况和法律需求,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方”方式进行分类体检、按需体检、精准体检,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多学科会诊”:
联合服务“一站式”法治惠企
“多亏了‘法治体检’法律服务团的帮助,否则我们企业就撑不下去了!”8月20日,徐州市某装饰工程公司负责人宋某回忆时仍心有余悸。服务团发现企业因业主拖欠装修款,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后,主动联系欠款方释法说理,最终帮助收回36万元欠款,化解经营危机。
体检是通过检查和测试评估健康状况的过程。徐州市鼓楼区司法局局长毕凤霞表示,“法治体检”通过规范企业治理、强化依法经营意识,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实现提质增效的良性循环。
徐州市鼓楼区司法局还联动法院、检察院、人社局等部门,整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专业力量,深入中心商圈、医药健康产业园、数字产业园等重点产业集聚区,提供“法治宣讲+政策解读+法治体检”一站式“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核心内容,细致讲解惠企法规政策,系统梳理和“诊断”企业常见的合同管理、劳动用工、治理结构等领域潜在法律风险,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多部门的联合服务,不仅带来了通俗易懂的法治宣讲,把企业经营涉及的法律法规讲得清清楚楚,还帮助我们匹配到可申报的惠企政策。”徐州市鼓楼区医药健康产业园负责人张某在“送法入企”座谈会上称赞道。
“全过程”健康管理:
让企业吃下法治“定心丸”
某食品店与信息公司因推广服务合同履行发生纠纷,“法治体检”法律服务团走访了解情况后主动介入协调,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法治体检”法律服务团在发挥风险防范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主动介入企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有效为企业纾困解难。为深化服务成效,鼓楼区司法局构建“把脉问诊—对症开方—跟踪复诊”的闭环体系,首次“法治体检”后及时法律服务团开展回访,聚焦风险诊断不精准、问题解决不到位、企业需求未满足等问题,通过“复诊”进行查漏补缺,切实提升法律服务保障水平,确保“法治体检”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如今,在徐州市鼓楼区,给企业“法治体检”已成常态。今年以来,徐州市鼓楼区“法治体检”法律服务团共走访企业72家,为30余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提出法律意见建议150余条,切实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李晓芳是“法治体检”服务团的成员,也是江苏专律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她介绍说,过去企业遇上事才会请律师,律师充其量是个“急诊医生”。现在区司法局组织的“法治体检”公益法律服务就如同“保健医生”,通过上门走访、法治宣讲、现场咨询等,将服务关口前移。这一转变看起来虽小,却增强了企业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真正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开展公益‘法治体检’是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毕凤霞告诉记者,看到企业规范了合同、化解了纠纷、防范了风险,更坚定了司法局做好这件工作的决心。她表示,将持续优化团队、细化流程、拓宽覆盖范围,把“法治体检”做深做实,让更多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