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司法厅
南京三维矫治体系重塑人生正轨
2025-07-03 14:39:00

“喂,社矫中心吗?我真的撑不下去了……”电话那头,南京江北新区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声音颤抖,带着哭腔,因家庭关系复杂、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的她有了轻生念头。挂掉电话后,社矫中心迅速启动“三色预警”机制,心理专家立即介入,工作人员紧急赶赴现场,经数小时努力,李某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这起案例,彰显了南京心理矫治体系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显著成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年来,南京市司法局聚焦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创新构建“全领域服务网、全周期干预链、全方位连心桥”三维矫治体系,为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注入“心”动力。

在政社协同方面,南京大胆革新,采用“司法行政主导+社会组织执行+志愿者辅助”的模式,携手专业心理服务机构,打造“司法+心理”联盟,社区矫正中心实现专业心理团队全覆盖。为提升服务质量,当地投入专项经费,精心培育心理服务品牌,逐步构建起“专业驻点、志愿结对、社区联动”的立体化服务格局。同时,搭建 “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矩阵,线上通过“云课堂”推送丰富的心理课程,众多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学习;线下年均举办讲座数百场,覆盖面广泛、现场效果显著。

精准评估是心理矫治的关键环节。南京构建了“入矫筛查—在矫干预—解矫评估”的三段式机制。新入矫对象需接受专业量表的100%测评,并建立专属的“一人一心理健康档案”。入矫阶段,实行“入矫即测+风险分级”,标注“红橙黄蓝”四色预警,借助智慧系统实时追踪对象动态;在矫阶段,开展“中期评估+分类干预”,对中高风险对象定期进行“一对一”访谈,深入了解其心理状况;解矫阶段加强“综合评估+过渡期跟踪”,为有需求的解矫对象跟踪提供心理服务,帮助其更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融合共治则为社区矫正工作注入了强大合力。南京构建起“心理+法治”跨部门联动机制,各区结合自身实际,联合多部门协同发力。浦口区、雨花台区针对“非法”对象面临经济压力的问题,联合多部门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建邺区联动律所、关工委开展“心理干预+矛盾化解”工作,成功化解多起婚姻家庭纠纷;高淳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区第三人民医院共建“社区矫正心理治疗基地”,开通72小时转介通道;栖霞区创新激励机制,联合高校开展“健心月”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服务他人—重塑自我—回归社会”良性循环。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