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五”普法以来,宝应县司法局聚焦青少年法治思维培育,多点发力,不断开拓普法新路径,开展多样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培育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法治素养。
构建制度体系,完善普法格局。他们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单位,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精准规划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日程,精细设计法治宣传教育环节,精心安排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把青少年群体纳入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对象,常态化开展“学宪法讲宪法”“开学法治第一课”等主题活动及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法治书画征集等法治实践和案例教学。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坚持落实“每周1节法治课、每月2次法治实践、每学期3次法治培训活动”。
构建队伍体系,强化普法力量。开展“法佑青春 护航成长”“荷护成长 法治同行”等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家教指导、法治宣传、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精准帮困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水平。着力抓实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聘请政法部门业务骨干担任全县78所学校和幼儿园的法治副校长,出台《加强和规范全县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放《宝应县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记载簿》,推进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有序开展。聚焦开学季及节假日,组织开展普法讲座、法治训练营、模拟法庭等500余场次,让法治意识根植校园。依托基层法庭、公安派出所、镇街司法所等基层单位及村居基层组织,加强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和闲散青少年等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
构建阵地体系,拓展普法维度。先后建成宪法主题公园、民法典主题公园、“润苗驿站”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反邪教宣传馆、润荷未成年人一体化司法保护中心、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宣传教育中心等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将普法内容融入丰富多样的研学课程,开展互动性、体验式、趣味性法治实践活动。常态化组织青少年旁听庭审、开展模拟法庭、参观看守所等,在身体力行中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以“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家庭+社会”等方式,依托《法治荷乡》网络直播、《法在宝应》电视专栏,推出“让法治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远离不良行为·拒绝不良侵害”“文明守法·安全回家”“依法带娃”等一系列青少年法治宣传主题活动,创新运用漫画、动画、短视频、情景剧等形式,吸引广大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法治意识,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做宪法法律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