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省直单位 > 省公安厅
南京警方派出所改革催生基础工作新活力
2021-01-20 09:55:00
  

  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最基层的战斗实体,在整个公安工作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发挥关键性作用。派出所改革事关现代警务战略落地落实,加强以派出所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就能为深入推进其他各项公安改革工作创造良好先决条件。   

  2020年,南京警方按照“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工作导向,始终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务实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通过“室引领队”改革、建立基础管控中心等一系列“实招”、“硬招”,打出“基础工作攻坚提升”的“组合拳”,真正做到让基层公安“轻装上阵” 

  一年来,南京警方厘清理顺派出所32项方面性工作职责,公安工作第一线的专业化改造成效初显,减负赋能让基层的工作更加富有活力。    

  

  面向基层一线的派出所,长期以来,人少事多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基层民警忙于专项行动、案件查处和接警处警,长期处于疲于应付、超负荷运行状态。“我们在调研中甚至发现,一名社区民警最多时,竟承担106项职责。”南京市公安局“改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此,南京警方将派出所改革的重点放在源头,从任务、工作派发抓起,为基层派出所减负,专门成立了“基础管控中心”

“中心的职责是对各警种向派出所下达的工作任务进行扎口,对核定不属于派出所职责范围内的,一律不得下发;对下发的,我们还将全程跟进,进行质态监督,防止任务推进的过程中,出现逐级‘加压加码’的情况,确保派出所在规定的‘负荷’内运转。”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该中心运行以来,已审核各警种下交的事项29件,其中,核定不予下发派出所的有15项。
同时,南京警方还通过加强警务站警情自处考核,以及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等方式,让派出所从繁琐庞杂的警情中“抽身”出来。    

  

   接处警改革的一个设计初衷就是,让派出所和警务站的接处警边界更加明晰,更有针对性地强化派出所基础工作。”据悉,新的接处警模式下,明确警务站承担辖区内0点至9点所有警情接警任务。除不适用当场处罚的治安类、轻伤害案件警情和其他确实无法自处的警情,警务站必须先期开展工作

“一入警,我就被分配到派出所工作,一晃十多个年头过去了。十几年来,凡是值大夜班,从来没睡过一个整觉,夜里电话、电台的‘反复作响’,影响第二天在社区开展群众工作。”基层派出所民警说。
除了警务站的靠前处置,非警务警情的分流更为派出所“松了绑”。“我们建立‘12345源头、警格网格融合、122联动拓展和指挥条线自处’四位一体的非警务警情分流模式,将施工噪音扰民、非现场讨薪等21项非警务警情进行了有效分流。”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7月份以来,南京警方已累计向12345政务热线、122平台和区网格中心分流非警务警情4万余起,相关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了优质高效的调配基层警力资源,南京警方在全市户籍派出所推行“一室两队”运行模式,即在派出所设立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队和案件办理队,其中警力在20人以下的户籍派出所,社区警务队和案件办理队合并运行。    

  “我们为‘一室两队’分别明确了6个字的建设目标,分别是综合指挥室‘精准、精干、精细’、社区警务队‘高质、高效、高能’和案件办理队‘专人、专职、专业’,并分别匹配了新的全要素岗位职责,就是要在派出所改革的最前沿打造出三支‘金刚钻式’的专业队伍。”市公安局“改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全市首个试点“室引领队”的基层派出所,试点之初,玄武公安分局新街口派出所就抽调7名民警、14名辅警组建了综合指挥室 

  “我们不仅抽调专人,更重要的是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新街口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23名警力编为情报分析、指挥调度、执法监督、基础管控、综合窗口、综合管理6种岗位。其中,情报分析岗位负责对辖区治安乱点和民意热点进行研判分析,并将结果向案件办理队、社区警务队进行推送;指挥调度岗位负责警情的分类、调派;执法监督岗位对案件警情处置进行全流程监管;基础管控岗位对工作中产生的基础要素进行梳理分析;综合窗口岗位集成户籍、车驾管、出入境和治安等203项高频服务事项,让群众‘找一名警察就能办成所有公安业务’。” 

  为了让综合指挥室指令高效流转,南京警方还针对基层工作平台系统多、操作流程复杂、应用权限不高等问题,配套研发了综合管理平台 

  据悉,该平台结合智能安防小区建设,将相关数据同步接入,共汇聚3类互联网数据、10类智能化采集数据、103类警务工作数据、48类政府行业数据、52类社会面管理数据,并由相关警种部门为派出所量身定制了20个基础工作数据模型,直接生成工作提示单,由综合指挥室一键推送责任民警,真正变汗水警务、粗放用警为智慧警务、集约用警。 

  “过去,我们要同时登录几个工作平台。现在,根据不同岗位,‘一个平台、一套授权’,所有岗位工作需要的功能模块都集成在里面,方便了很多。”新街口派出所民警说,这让他们从登陆工作平台开始,就可以更好地“专注”本职工作 

     

  南京警方派出所改革,让社区民警完成了从“下社区”“在社区”的根本转变,也让派出所的办案力量能够“腾出手”专注民生小案,确保“轻装上阵”做好规定动作。 

辖区面积大、百姓居住散、民警出行难,是长期困扰六合公安分局的社区警务难题。2020年以来,为落实市公安局派出所改革要求,六合公安分局按照城区5000人农村1万人的标准,对全区原有警格做了调整,成立了专门的派出所社区警务队,统一配备了“社区警务专车”
 
 
 

 

  

  

  

 
 
“作为一名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能够成为2020年度‘南京最美警察’参评候选人,我非常开心,也很珍惜这一份荣誉。” 江宁公安分局高新区派出所社区中队中队长李琳说。像李琳一样,本次“南京最美警察”评选中,来自派出所的参评候选人还有7人,他们既是南京公安工作的佼佼者,也是市公安局党委将改革红利向一线倾斜的见证者。
“除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岗位外,2020年市公安局招录的148名新警、166名军转干部,全部分配到基层一线实战单位。同时,我们严格控制机关部门借用派出所民警,确需借用的,需经派出所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报同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批准后,才可以按时按需借调。”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近年来,南京警方分步推进重点派出所升格为副处级建制,下设若干副科级建制的中队,有效提高派出所民警职级待遇;全面开展执法勤务、警务技术两个职务序列晋升工作,坚持做到晋升总名额70%用于分局、分局70%名额用于基层一线,全年奖励名额85%用于基层一线,基层民警,特别是派出所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12月1日至2日,南京警方召开全市公安机关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和公安基础工作会议。会议集中表彰了全市派出所工作、改革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共命名17个全市学习“枫桥经验”优秀派出所,分别记集体三等功;表彰“李树干式派出所民警”16名,分别记个人嘉奖。

  

 

  

  

  

  “群众工作不投入精力和情感,肯定是做不了,也做不好的。”57岁的龙津社区民警孙道敏说,他的片区有7个居民小区,沿街店铺486家,常住人口3575人,暂住人口562人,仅金宁广场周边的单身公寓房就有297间,几乎每天都有新人入住。责任区范围大,面临的情况复杂。“作为社区民警,过去不仅要参与案件侦办工作,还时常有出差任务。在派出所里的时间多,下社区的时间少,因为相对生疏,警民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孙道敏坦言,现在有更多的时间驻点社区,好多问题迎刃而解。 

  在社区就地出警的新工作模式,让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在社区得到了解决,风险隐患少了,警情也少了,社区的违法犯罪率也直线下降 

  2020年10月12日上午10时许,江北新区公安分局沿江派出所接报一起入室盗窃警情。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迅速启动派警响应机制,调度案件办理队跟进处置,同时要求社区民警即时配合。结果,仅用时不到20分钟,犯罪嫌疑人路某就在案件办理队、社区民警和网格员的“多方合围”中,在小区内被抓获。一起民生小案就这样被快速侦破。 

  “过去派出所既要承担刑事案件侦办,还要参与接处警、调解纠纷,精力难集中,影响破案效率。”六合公安分局反诈中队中队长常连辉说。改革后,侦查办案警力从派出所剥离,成立驻所中队,建立支队、大队、中队情指行一体的侦查打击新模式,实现“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破案方式实现了根本转变。 

  明确责任后,派出所更能集中精力做好辖区人口管理、信息采集、社区防范和警网融合等基础工作,源头信息采集质量、共享程度和应用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相关结果反哺实战,与专业化打击相互支撑,形成了良性循环。”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