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章实功·沉底到边微治理
司徒镇所辖谭巷村位于丹阳市西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群众富裕,是第一批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目前全村有4个片区,村民1345户,人口4445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群众需求在不断提高,特别是疫情的出现,如何在动员、执行、反馈等各个环节实现快速高效反应,考验着最基层一级社会治理的水平和能力,为此,谭巷村按照“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方便群众”的原则,不断拓展完善网格治理架构,按照四级网格(村、片区、自然村、村民小组)要求,以300户左右为标准划分成4个农村综合网格(二级网格),下辖17个三级网格和32个四级网格。除全体村干部外,还聘请16名同志担任四级网格员,在建网、定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健全完善工作考核制度,制定《谭巷村网格员考核方案》《谭巷村信息员信息上报奖励制度》,以打通基层治理的梗阻,保证服务质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党建引领·举旗定魂当头雁
谭巷村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德治、法治、自治、智治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下的依法自治”网格品牌。通过建强阵地、夯实基础,扎实做好网格化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发挥网格治理应有作用和成效,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全村182名党员齐心协力,打造了村级靠党委、片区靠支部、自然村靠党小组、村民小组靠党员微家的四级党建阵地,将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到了三四级网格内骨干党员的家中,让党组织生活融入到了网格的边边角角,尤其在疫情期间,三五人的活动在三四级网格中十分方便,也吸引了其他非党员村民来学习,了解时事政策,党员微网格员起到了“主心骨”和“举旗定魂”的作用。
精准高效·服务群众零距离
网格虽小,可网格的日常工作量一点也不小。日常要收集反馈网格内的社情民意,排查不稳定因素和不安全隐患,收集涉毒、涉赌、涉黄、涉稳以及外来流动人口、私搭乱建、破坏生态环境等相关信息,调解网格内村民间的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落实上级交办事项,代办网格内群众的相关事务,不定期走访群众,了解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情况,工作琐碎繁杂,但每一项都与群众息息相关,服务质效决定着群众的口碑和满意度。为此,谭巷村率先建立与镇网格化服务信息平台指挥中心的联系,在电信运营商的帮助下逐步完善人房关联基础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届时,群众可以通过手机端微信小程序APP向网格员反映事项,网格员集中向管理中心反馈,由管理中心分流交办到各职能部门,办结后再反馈给当事人。指挥中心大屏幕端可以实行实时动态指挥,也能够对网格的社会治理成效进行评价。有了科技的加持,使得对群众的服务更加贴近、贴心、优质和高效。
齐抓共建·基层治理效果好
网格员认真履职尽责,基层社会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信息渠道更加顺畅、真实。网格员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全面采集信息,及时、精准、动态地掌握网格内的社情民意,为政府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信息支持。二是社会治安更加和谐稳定。网格员将掌握的治安信息及时反馈给村里,村里将矛盾和治安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减少了群访、越级访和各类案件的发生。三是社会管理基础更加牢固。网格员协助管片民警做好信息登记,为治安防控提供了依据和保证。四是服务更加高效。实施网格化管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壮大了村民的服务力量,拉近了干群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服务效率。五是依法治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依靠网格内党建阵地、道德讲堂、法律讲堂的引领熏陶,广大群众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民主听证会、专业人士研讨会、网格微信群公示、三级网格张榜公示、上门入户征求意见等程序,全村形成了网格公约这一重要依法自治成果,成为了全体网格内村民的共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