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镇江
丹阳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2022-07-07 14:52:00  来源:丹阳政法

    丹阳市司法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调解”体系工作方法途径,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丹阳市构建“大调解”体系工作方案》,从搭建工作架构、完善联动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健全考核机制、强化工作保障五方面齐发力,全力建立推进“大调解”工作格局。 

  强本固基,搭建“大调解”工作架构。成立市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由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各政法部门、矛盾多发行业和领域的主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政法委分管社会治理的副书记担任。镇(街道)成立大调解工作委员会,由镇(区、街道)主要领导为主任建设镇(街道)综治中心(挂一站式矛盾纠纷预防调处中心牌子)。深化市、镇、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人民调解规范化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医患、劳动争议、物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运行,探索将专职人民调解员聘任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推动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商会、规模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人民调解组织。在市司法局设立全市行政争议调处中心,自然资源、住建、市场监管等重点部门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积极探索民事纠纷行政裁决机制,发挥“分流阀”作用。成立诉讼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诉前调解前置和诉讼中调解工作。成立信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信访调解工作机制,吸收部门、律师参与信访调解工作,适宜人民调解的信访矛盾纠纷事项,交访调工作室调解。 

  群策群力,完善调解联动机制。一是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和定期会商研判机制。组织“三官一律”、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志愿者等,深入网格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建立“随手调”工作模式,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深入组织实施“精网微格工程”,将矛盾纠纷排查纳入网格。二是建立部门与镇(区、街道)联动机制。建立矛盾纠纷调解“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镇(街道)有需求,相关部门予以支持帮助。建立“部门主动参与”机制,定期派员参与镇、街道矛盾纠纷调处,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学习交流。三是健全部门矛盾纠纷联调联处机制。建立以“联动补强”为核心的协同化解机制,制定“公证+调解”“调解+仲裁”“调解+行政复议”“调解+行政裁决”等组团式化解方案。建立健全虚假调解预防和制裁机制,建立信访与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途径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四是完善非诉讼纠纷网上分流机制。推进市非诉讼服务中心、分中心实体化运作。规范人民调解组织、行政调解组织、行政裁决、行政复议机构、律师事务所、公证等服务机构入驻非诉服务平台。五是建立矛盾纠纷事后治理机制。建立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对象跟踪回访机制,防止纠纷回潮反复。建立纠纷化解与法律帮扶、社会救助、司法救助衔接机制,妥善解决矛盾纠纷中受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建立纠纷当事人心理评估机制,探索开展伴随式心理疏导服务。各级调解组织建立心理服务志愿者团队。 

  举贤任能,加强调解队伍建设。一是配齐配强人民调解员队伍。认真落实省司通【201918号《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镇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按照市不少于5名、镇(街道)不少于2名、专业性不少于3名、村(居)不少于1名的要求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发展大调解志愿者队伍,积极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等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二是提升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坚持分级负责、分类组织,加强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岗前培训,做到市每半年、镇(街道)每季度一次的专业培训或经验交流。市法院积极推荐优秀法官担任培训师资,定期推送优秀审判案例作为培训教材。三是提高人民调解员经费保障。专职人民调解员每月基本工资原则上不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全市专兼职人民调解员个案补贴经费根据丹财【2021198号标准支付,所需经费由财政足额保障。 

  综核名实,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夯实“大调解”工作责任,通过加强对“大调解”工作的协调指导、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层层压实责任,倒逼矛盾纠纷就地受理、就地化解。将“大调解”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考核体系,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实现对工作目标、工作进度、工作实效的全方位考核。建立镇(街道)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定期通报督导制度,大力压降民事案件发案率。对因矛盾纠纷排查不深入、化解不力导致案(事)件多发、社会秩序严重混乱或者发生重特大案(事)件的镇(街道)和单位,依法依规进行责任查究。 

  提质增效,推进数据平台运用。建好用好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公安大数据指挥平台,及时发布预警指令,对矛盾纠纷发案态势、高发领域等开展分析研判。建立社会治理指数发布机制,对各地社会治理成效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增强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研判、用数据决策”。推动各相关部门单位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联调联动、平台共享共治,多部门联动形成矛盾化解合力。注重宣传,营造“大调解”工作氛围。(丹阳市司法局 王霞 石印 15722847768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