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夯实法治护企“根基底盘”。出台《无锡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法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将商事纠纷纳入诉前调解,完善“商会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形成以行业或企业内部化解为主、诉讼托底的商事纠纷源头治理模式。制定《无锡市推进民营企业包容审慎监管行动方案》,推进全市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全面规范履行法定职责,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推行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防止简单粗暴执法,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二是强化市场监管“无事不扰”。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企业监管检查方式若干措施》及工作方案,强化“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监管理念。优化企业监管检查方式,组织市级部门统筹梳理全市监管检查事项,对接市监管服务平台,筹建线上服务指导团队,制定预告式检查实施办法、执法“观察期”指导意见等制度文件,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跨层级同一事项协同联动等事项,探索推动全市监管执法行为全链条闭环实施,实行检查记录全过程在线留痕可追溯。
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严大快同”。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建设“经盾服务站”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成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团队,配强专业力量,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法律服务。发挥公证“固定证据、预防纠纷”功能,主动服务创新型企业,出台《关于加强公证服务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商业秘密保护协作联动机制》《关于推进商业秘密在线保护公证的通知》,组织公证员深入企业、园区为企业管理人员开设精品法治讲座,以案释法重点解读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四是推动企业服务“有求必应”。依托锡企服务平台,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公证、仲裁等惠企增值服务事项“法律”服务链,与市数据局沟通确定数据归集方式和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律师法律服务团作用,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高效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完善“百所联百会”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律护企航”“小微企业法律服务月”“进万企、解难题、促发展”“产业链+法律服务”纾困解难等系列活动,为企业配备律护企业联络员1600余人,常态化开展企业法治体检1000余次,定制“一企一策”法律服务方案1200余份,帮助解决法律问题2500余个,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亿余元。联合推出“锡企直播间”法律专场直播活动,切实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劳动者法治意识,3场直播总观看量达2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