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现任江阴法院司法鉴定室副主任、法官助理。身为法院平凡岗位上的一员,他数载如一日坚守阵地,精研业务,在司法实践中不断磨砺专业技能,切实提升司法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他先后被评为“优秀法官助理”“优秀共产党员”“我身边的青春榜样”,并且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在2024年10月无锡法院举办的“无锡工匠”——2024年无锡法院法官助理业务技能竞赛中,他脱颖而出获个人一等奖。
如果不知道怎么做,那就从模仿开始
进入江阴法院工作后,王伟先后在少年庭、民一庭、执行局、立案庭、司法鉴定室等多个部门工作。每个部门的职能有所不同,工作对象也有所区别。对于每一项工作,王伟都认真对待。他觉得,恰恰是在经历这些细碎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自身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模仿是学习的开始,也是工作的开始。
回忆过往,由于经常在各部门轮岗,王伟作为“新手”,每一项工作都是从模仿开始……
“职业生涯中的首张送达证、首份笔录、第一份判决书,都是前辈们悉心指导的,我通过学习模仿才得以掌握。” 王伟感慨道。
“王伟工作电脑上有一个‘武器库’。里面小到一张传票、一张快递单,大到一份裁判文书、一场庭审视频,他都悉心保存。”王伟的同事刘亚“爆料”,“他就像一块‘吸水海绵’,遇到好的方法、范本,便会收集起来,深入钻研、铭记于心。”
伴随模仿的,还有对于业务规范的理解。
2022年2月,王伟调至立案庭负责道交诉前鉴定工作。在此期间,他主动收集了各类业务规范,比如道交赔偿司法解释、人损赔偿司法解释、道交行政管理相关规定以及最高院关于侵权及保险方面指导案例等。
愿意下“笨功夫”的王伟,不久便收获了学习的成果。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当理论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王伟在道路交通事故矛盾化解工作中也越发游刃有余。
在与当事人和代理人沟通时,王伟始终保持平和、积极的态度。他注重辨法析理,力求以理服人。对于当事人和代理人的不同意见,先耐心倾听,若其意见确实不妥,便详细阐释法律规定,阐明道理,竭力争取对方理解。遇到当事人举棋不定时,他会劝导当事人不必急躁,慎重考虑,确保当事人在调解后是明明白白、心甘情愿的。
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位努力奋进之人。通过边学边思,王伟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能迅速找准角色定位,高效完成员额法官交办的各项任务,实现与员额法官和书记员的默契配合,将法官助理的工作做精做透。
压力无处不在,但细节决定成败
“司法工作风险无处不在,压力无处不在。作为一名法官助理,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最主要来源,是案件质量的压力和办案效率的压力。”王伟认为。
带着组织的信任和自己骨子里的坚韧,王伟敢挑重担,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法官助理要学会直面压力、分解压力、释放压力。”王伟坚信,压力能够激发潜力,法官助理正是要在审判的磨砺中不断成长。
若与当事人联系感到压力大,就通话前准备好沟通要点,做到心中有底;若开庭记录压力大,就提前准备好开庭模版,提前熟悉案情;若外出调查压力大,就预先了解被调查人情况,掌握外围信息。
细节是案件质量的生命线。王伟执着于司法细节的把控,按照“如我在诉”的标准,精心筹备每一次与当事人、代理人的会面。
“对于应当告知的事项,尽量一次性告知;能够一次性完成的事项,务必一次性完成;对于能够完成的事项,力求最快速度完成。让当事人在司法细节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王伟说。
王伟始终要求自己,所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经得起检验。无论是送达、保全,还是调查、谈话、证据交换,又或是文书撰写,王伟都会留意身边同事的好做法,对照规范加以揣摩。对于法院系统评选出的优秀案例、优秀文书、优秀庭审,按照“如我在审”标准,尽可能地观摩学习,寻找差距,提升自我。
“我们法院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先后涌现出以陈教智、高勇等为代表的先进个人。”王伟说,“我将以身边的优秀同事为榜样,不断打磨细节,提高自身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领导有、同事有,不如自己有
人们常说,不懂就要问。但王伟却持有不同的看法。
“法院是法律适用的机关,我们作为新人所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在前辈们过去几十年的司法实践中大概率都曾发生过。”王伟表示,“所以遇到问题时,不能存在依赖心理,而要有主动性。遇事先别急着发问,自己主动检索资料、深入思考,工作中遇到的90%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王伟不惧繁琐、不畏艰难,主动迎接工作的磨练。
“身为一名法官助理,需要主动将自身工作向两端拓展延伸,也就是说既要掌握书记员的工作技能,也要熟悉员额法官的工作要点,既要把控司法工作的细微之处,也要学习如何把握司法案件的走向。”王伟说。
每当法官与当事人通话时,王伟都会仔细聆听,用心学习法官通知当事人以及答疑解惑的方式;每次当面调解时,王伟都会认真观察,悉心学习法官捕捉双方矛盾焦点并逐一攻克“症结”的技巧;每一场庭审记录,王伟都全神贯注,学习法官驾驭庭审、在抽丝剥茧中查明事实的本领;每一次校对文书,王伟都严谨审慎,在校对过程中探寻法官判决的思路……
如今,王伟已成长为一名“多面手”,不仅熟练掌握了书记员的工作技能,更是一名出色的法官助理、院里的调研骨干,还掌握了不同领域的业务规范。
领导有、同事有,不如自己有。
时光清浅,岁月悠长。
曾经青涩的书记员,已经成长为堪当重任的中层干部。这些年来,王伟先后于少年庭、民一庭、执行局、立案庭等岗位历练,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也收获了扎实过硬的业务能力。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法官助理,能够取得这些进步,离不开领导的悉心指导、同事的热心帮助以及家人的贴心关怀。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我在法官助理这条职业道路上才能走得更加稳健,才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王伟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