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司法局专注农民工群体法律服务需求,“三端发力”为助力农民工维权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是前端“早”预警,力争排查零死角。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建筑企业和部分楼盘等在建工地一线,宣传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释法答疑。重点对保障房工地、已发生群体讨薪事件或存在欠薪等不稳定因素的工地全方位精准体检,做到“深入调查、紧密关注、提前预警、及时报告”。在“宜兴司法”微信公众号集中发布涉及工伤(亡)、欠薪等法律条款、案例解析,进行“实体+网络”全天候全方位普法宣传,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劳动纠纷排查27次,法治讲座12场次,接待咨询2000余人次。
二是中端“聚”合力,畅通维权直通车。依托“矛调一体化智能平台”18个职能部门、306个镇村单位信息矩阵优势,根据案情分流,整合司法行政、人社、公安、法院等多部门资源展开调查、调解、援助、诉讼等工作,力争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维权纠纷“一站式”化解。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实行容缺受理机制,全面简化办案手续;加强与劳动监察部门、民政、市场监督等部门沟通协调,打造行政机关先行处置、法律援助及时介入、人民调解随时跟进的农民工劳动争议化解联动工作模式,对重大群体性案件采用“先受理、后审查”,并组织律师主动提供上门服务。
三是末端“延”服务,案件回访全覆盖。在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化解结案后,实施精细化案件回访制度,详细询问农民工是否收到赔偿或工资、协议中各项条款是否得到全面及时履行等。对于回访中发现协议未得到完全履行或农民工对案件处置结果不满意的,建立个性化后续援助体系,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精准服务方案。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拖欠闫某国工资案,双方通过调解达成协议,近日,调解员在回访中得知闫某国发生工伤,立即介入,并就停工留薪、伤残鉴定等问题作详细解答,受到当事人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