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彩是体彩里的绝对热门,不过痴迷购彩无异于赌博。
近日,无锡市锡山区法院就审结了一起球迷赊欠购彩而被彩票店主告上法庭追讨欠款的案件。
事情要从两年前的卡塔尔世界杯说起。那时,家住锡山区锡北镇的小马加入了一个球迷微信群,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好不快活。而小马脑子灵活,申请注册了一家中国体育彩票门店,在群里大发广告,想要把爱好变成谋生手段。自此,一位来自山西太原的小伙子小于也成了小马门店的忠实拥趸。欧洲杯紧接着世界杯,大型赛事不断,购彩也不停歇。
一般人购彩就是图个乐呵,主打一个看球时的参与感,而小于明显不是这样。根据店主小马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一场比赛下来,小于的购彩消费少则千儿八百,多则一、两万。刚开始的几个月,小于把购彩方案通过微信向小马交代清楚后,总是先付款再打单,干脆利落。但渐渐的,小于开始赊购彩票。随着彼此之间越来越熟络,小马应承小于欠款购彩的数额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高峰的时候可以达到十四、五万元。而小于还款的方式也很奇特。他幸运地中过几次数万元的“大奖”,以此偿还了部分结欠小马的债务,也进一步吊起了他更多频次、更大数额购买彩票的欲望。
幸运不会总是降临,到2023年的9月,小于在微信中作出8.5万元还款承诺后便杳无音讯,小马无奈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最终判令小于支付8.5万元欠款及相应利息。
法官说法
这个案件本身并不复杂,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在诉讼过程中,小于虽然未实际到庭应诉,却在开庭前通过电话联系了承办法官,称有规定彩票不能赊欠销售,小于为了扩大营业额,利用网络跨地域赊欠销售属于违法行为,双方合同无效,故赊欠的购彩款属非法债务无需偿还。
那么小于的答辩意见有没有道理呢?
法院认为,小马和小于因持续购彩发生往来,建立起了买卖合同关系。小于认为小马在销售彩票过程中出现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致使双方合同无效。根据小于描述,他认为小马违反的法律法规应是《彩票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四款: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彩票代销者不得以赊销或者信用方式销售彩票。同时,该条例第四十条明确,出现以上违法行为的,由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显然,以上规定是为了规范彩票销售秩序,避免购彩引发不必要的争端,属于管理性强制规定,而不是可以影响合同效力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小马虽然赊销彩票违反了《彩票管理条例》应受到主管部门的相应处罚,但并不产生对小于销售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双方的买卖合同关系依然合法有效,小于的抗辩意见不能被法院采纳,应立即偿还结欠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