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检察机关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解除了我们生活的困境。” 在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的大厅里,一名不服工伤认定并提起行政诉讼的当事人牛某带着女儿送来了一面印有“立法为公彰国法、执法为民暖民心”的锦旗,感谢锡山区检察院多部门联合耐心化解行政争议,并依法提供司法救助,减轻了他的讼累,让他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2023年5月6日晚,牛某骑车下班回家,途经一处正在施工且无监控路段时摔倒昏迷,后被路人拨打120紧急送到医院。期间,牛某的妻子打电话报警,民警和交警部门到达报警地点后未发现报警人便离开,也未出具交通责任认定。因事出突然且脑部被撞击,牛某虽坚持系被车辆撞击造成倒地,但无法回忆起具体车辆号牌、型号、颜色等。为此,牛某多次赴交警、派出所等部门,调取所涉路段监控均未能找到证据证明确有车辆撞击。出院后,牛某申请工伤认定,因缺乏交通事故认定,人社部门无法认定牛某构成工伤;牛某的妻子要求民警重新查实,但时过境迁证据不复存在;交警部门因现场无监控也无法出具事故责任认定;牛某单位虽为其购买相应工伤保险,但因未认定为工伤,相应待遇牛某也无法享受。为此,陷入困局的牛某被迫提起行政诉讼。
此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由无锡市锡山区司法局牵头,锡山区检察院与滨湖区法院、锡山区法院等4家单位于2023年7月18日签订跨区域行政争议诉前化解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将涉诉行政争议纠纷列入诉前实质化解范围。锡山区检察院受该区调解中心指派,参与化解牛某的行政诉讼案件。
收到指派后,检察机关经调查核实并咨询两家医院的医生了解到,牛某昏迷时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但因证据不足,法院判决牛某败诉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来看,没有明显证据能证实牛某系下班路上受到意外伤害,但牛某因伤导致家庭困境且坚称受到车辆撞击,即便继续起诉,胜诉的可能性极低。”检察官分析案情后,认为牛某家中面临紧迫生活困境,若等牛某经历一审、二审、再审,检察院再介入,对牛某及其家人来说“可能已经太晚了”。
为切实化解这一行政争议,检察官耐心做通双方当事人工作,促成矛盾化解,同时对因受伤停工,妻子也辞职在家,收入锐减的牛某夫妇予以司法救助,缓解其家庭困境。
后锡山区检察院专门召开检察听证会,向听证员介绍牛某的情况及拟进行司法救助的决定,得到听证员一致支持。听证会上,牛某当场手写撤诉申请并请检察官代为交给滨湖区法院。本案行政争议因牛某主动撤诉而得以圆满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