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无锡
宜兴市丁蜀法庭绘就司法为民新“枫”貌
2024-07-03 16:37:00
 
  “大家做生意都不容易,相互理解一下。”近日,在市人民法院丁蜀法庭一楼的调解室,法官助理张馨元正在对一起买卖茶壶引发的纠纷进行调解,她一边不停地敲打着计算器,一边耐心地为双方给出调解的最优方案,在她身边,书记员顾依婷正认真地对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做着记录。经过张馨元的释法明理、耐心沟通,双方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调解协议。

  开庭、调解、接待当事人、整理案卷、制作裁判文书……像这样连轴转的工作场景在丁蜀法庭每天都上演着。作为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丁蜀法庭既处在践行司法为民的最前沿,也处在矛盾化解的第一线。近年来,丁蜀法庭立足审判职能,创新工作举措,搭建各类调解平台,以多元化的方式促进纠纷化解。2023年以来,丁蜀法庭共审结案件1800余件,其中调解成功600余件,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速度与温度。

  以茶为媒,通过打造“吃讲茶”调解品牌,丁蜀法庭用一杯茶拉近双方距离,引导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2023年5月,该法庭在法庭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吃讲茶”解纷茶室,并在茶室布置议事长桌,添置紫砂壶、茶叶等吃茶用品,一边吃茶,一边化解纠纷。有时,还将茶桌搬到村、社区中,为群众提供温馨的解纷服务。去年11月,两起劳务合同纠纷就在丁蜀法庭组织的“吃讲茶”中顺利化解。外来务工人员谢某和张某在丁蜀镇一家陶瓷作坊工作。2022年9月起,老板许某开始拖欠工资。多次追讨换来的是许某的百般推脱,无奈之下谢某和张某便诉至丁蜀法庭。了解案情后,承办法官将“吃讲茶”茶桌搬到了丁蜀镇南河社区临河长廊,并邀请驻庭调解员“陶娘舅”李德荣参与调解。“我们边喝茶边聊,老板平时对你们怎么样?”“陶娘舅”李德荣给双方斟上清茶,从感情的角度出发,让原告给予理解。“看,工人也很体谅你,作为老板你欠工资不给就太不地道了。”他又以诚信为商的道理劝导许某积极履行给付义务。加之法官从法律关系上对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进行分析,围观群众也参与劝说,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这种形式打官司我还是头一次见,让我心服口服。”事后,许某再三感谢法官,并表示一定会按约履行。自2023年5月“吃讲茶”解纷茶室成立以来,已调解成功225件。

  为了让案件处理更及时、矛盾化解更高效,丁蜀法庭每周都会将法庭内疑难复杂案件筛选出来,通过法官专业会议集中开会研讨。研讨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对案件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集众人的智慧,不仅加快案件处理的进度,也在讨论中议出矛盾纠纷化解的“最优解”。2017年,丁蜀镇某环保设备公司与苏州市吴江区某纺织公司签订了焚烧炉加工合同,后来,纺织公司一直拖欠款项未付,2022年10月设备公司便向丁蜀法庭提起诉讼。而纺织公司收到被起诉的消息后,认为设备公司的焚烧炉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进行了反诉,要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承揽款并赔偿损失。由于涉及设备质量等专业问题,且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考虑到原被告双方是合作关系,能促成两颊和解方是最优。该案的承办法官闫文杞第一时间梳理案情,将案件提上了法官专业会议。很快,在“智囊团们”的出谋划策下,该案的争议焦点及解决对策被一一罗列,闫文杞迅速组织双方当面协商,并通知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庭,把法律关系涉及技术层面专业性的问题都面对面阐述清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

  为满足辖区群众和企业多元化的司法需求,丁蜀法庭积极延伸司法职能,依托市人民法院自主研发的“法官⁺工作站”信息化平台,对村、社区、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微解纷、微指导,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此外,丁蜀法庭还定期深入群众、走访企业,开展学法、普法宣传活动,为辖区群众和企业提供“店小二式”的司法服务。通过一次次“面对面”沟通、“零距离”普法,丁蜀法庭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突破沟通壁垒,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