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经济犯罪打击第一线,与狡猾的对手针锋相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为破案追赃挽损,他在繁杂枯燥的数据里乐此不疲;为应对迭代犯罪,他在夜深人静的灯火下积蓄功力——
保持十足“定力” 冲锋在前攻坚要案
“打击经济犯罪需要保持定力,答案都藏在难以发现的蛛丝马迹之中。”这是戴晓民潜心总结出的“不二法门”。面对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每天会接触成千上万条信息数据和证据材料,戴晓民全情投入,练就了一身“不破不休”的硬本领。
去年7月以来,江阴经侦联合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对本市跨境金融活动开展联合巡查,发现有人利用境外资源,帮助国内个人企业非法转移资金,严重扰乱国内经济金融秩序,涉案金额之大令人咋舌。“线索怎么查?证据如何取?”对于此类买卖外汇案件,江阴经侦此前鲜有侦办经验,作为大队骨干的戴晓民却不畏艰难,主动请缨,做好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的准备。
他一心扑在案件上,带领专案组成员连续“攻城拔寨”,从数十万条资金数据中筛选,甄别出嫌疑人交易流水中的端倪,通过技术手段对大量可疑信息开展落地,从而确定犯罪嫌疑人活动轨迹。3个月后,专案组赶赴外省多地成功收网。案件侦办过程中,戴晓民围绕犯罪组织结构、资金交易、人员构成等特征要素构建侦办模型,极大提升了对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
警官学院“科班出身”的他办起案件雷厉风行,无论是新型案件还是传统案件,从不畏首畏尾,唯有迎难而上。一路走来,他在一个个案件的磨砺中不断精进成长,先后主侦十余起有影响的大案要案,抓获各类经济犯罪嫌疑人110余名。
维护经济秩序 攻防并重守牢阵地
江阴县域经济发达,规模企业集群发展,上市板块享誉全国,被誉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华夏A股第一县”。可近年来,不良企业主恶意逃废债行为时有发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活力。
“企业恶意逃废债现象,不仅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更扰乱了诚信守法的市场秩序,触犯了公平正义的法律底线。”戴晓民深知作为一名经侦民警维护经济秩序的职责使命。为了将区域性金融风险降到最低,他加入打击专班,钻研相关法律法规,为高效精准打击奠定了基础。
连续加班加点,查调资产、银行债务、法院判决执行情况,排摸社会面欠薪欠款情况,调取嫌疑人名下及其关联企业账户信息……在戴晓民和同事共同努力下,数起恶意逃废债疑难复杂案件被逐个击破,以点带面在社会面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经济类犯罪看似温和,没有刑事类案件冲突性强,但是任何一个案件都不可小觑,都可能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行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戴晓民说。今年5月15日,正值第15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预防经济犯罪宣传日,戴晓民和同事深入辖区各大企业和金融单位,巩固拓展公安防范宣传阵地,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防范经济犯罪的意识能力,切实维护和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是“专家”又是“杂家” 以学应变提升能力
在数字经济化时代,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货币等各种新型金融工具的衍生,让犯罪手段越来越隐蔽。“干经侦要有敏捷的思维,同时又要是个‘杂家’。我们的对手多为高学历、高智商人员,反侦查意识极强,无形中增加了办案难度。”为尽快掌握专业本领,戴晓民紧抓一切“碎片”时间学习钻研,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被聘为江阴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智库专家、江阴市公安局公职律师,入选江阴市公安局法制人才库成员,是同事眼中不折不扣的“法律专家”。
2020年,戴晓民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本地有不法分子利用信用卡办理管理上的漏洞,以给付办卡酬金为诱饵,针对在校高职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大肆收买信用卡,涉及群体庞大。戴晓民仔细钻研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多次赴外地学习取经,最终全链条打击并成功发起涉及银行卡1000余套的金融领域集群战役。此后,他撰写案例讲评,生动展示侦办过程、技战法的应用,提炼该类案件的侦办方法,此案被部公安部经侦局、中国银联评为2021年度全国打击信用卡犯罪十大精品案例。
戴晓民也积极参与各级警种实战练兵,在各类竞赛中争夺佳绩,取得了部、省、市多项目练兵奖项。其中2020年代表江阴公安参加无锡公安法律知识竞赛,荣获团体第一、个人第二,参加全省公安经侦条线练兵比武,获团体第一、单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