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宜兴市司法局开展法治乡村建设提升行动,探索乡村善治新模式,以法治保障基层依法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宜城街道沧浦社区位于宜兴城区东南,成立于2012年,是一个村居合一的混合型社区。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东邻范蠡大道,北至教育东路,西邻荆邑南路,南至龙背山,目前管辖沧浦家苑、融创氿园等7个居民小区,共划分为8个网格,现有常住户数5303户,常住人口约13545人,党员148名,法律明白人19名。
突出重点 提升工作
着眼于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根据“两委”干部学法清单,组织社区“两委”干部进行学法用法知识学习与测试,以考助学,以学促知。建设法律读书角,配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常用法律知识读本,引导“两委”成员带头开展法治宣传。紧抓未成年人、老年人等“重点对象”,扎实推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及老年人防诈骗法治宣传教育,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依托宜兴法治文化公园,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法治文艺演出,编排法治主题舞蹈歌曲等文艺节目,将法治元素寓教于乐。针对社区居民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法律援助进小区等普法公益活动,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基层治理健康发展。
实时普法 助力精微网格
每月定期开展网格工作例会,汇总片区12345工单处理情况,通报近期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部署和安排阶段性重点工作。落实“双网共治”理念,将网格员培育为骨干“法律明人”,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土化优势,结合社区民警“懂法、执法、会调解”的专业化优势,做到服务与管理、基础与专业双结合。依托精网微格治理体系,推动“三官一律一员进网格”,开展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长“一肩挑”、“居民有事请找我”等活动,督促网格调解员亮出身份、履职尽责。深入排查收集各类信息和问题,做好网格走访工作,利用日常上门走访及“法润民生”等网格群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法治宣传,不断提高整体工作绩效,做到调解工作日常化,普法工作实时化,实现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村居。
多方合力 共促法治目标
整合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法律顾问、法官、检察官等各方资源,有重点、有方向地开展法治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党员、法律明白人、志愿者、网格员等开展法治教育,全面推动村居事务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社企联建,送法进企业,促进辖区内企业依法依规发展。打造“有事好商量”民主管理协商议事品牌平台,居民群众的关心事一一得到解决。沧浦社区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邀请综合执法、物业公司、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就如何消除小区“飞线充电”安全隐患为议题,开展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活动。对配套设施、物业管理、公共秩序等问题进行梳理反映,同时实地调研、详细策划、筛选场地,敲定选址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困扰许久的“充电难”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