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宜兴市从宣传方案制定、队伍人员选配、读本编写推广、趣味活动探索四点发力,不断整合资源,强化保障,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一是“一套方案”定基调。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市法宣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通知》,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系列活动。抓好青少年学法“关键期”,确保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方案、师资、读本、课程“四落实”,以“思想上重视、活动上务实、成效上突出”为要求,明确“整合力量、统筹资源、浓厚氛围;师生共学、家校共育、丰富活动;及时总结,信息共享,扩大影响”3条路径9条措施,强调在部门学校联动、人员书籍配备、宣传成效展示等方面加强保障,要求注重课程安排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增加教学方式多样性、互动性、趣味性,坚持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建立学校主导、部门配合、家长参与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宣传机制。
二是“一支队伍”强赋能。打造以学校法治副校长为主导,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主力,“宜兴市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为主体,法律顾问和公益律师为补充的宣传队伍,主动对接学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目前,全市109所中小学校共配备110名法治副校长,覆盖率达100%。另有73名宣讲团成员与65所中小学结对,赴桃溪中学、官林实验小学等学校累计开展90余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主题宣讲,覆盖青少年12000余名。定期举办法治宣传业务提升班,邀请法学专家、教育专家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的宣传重点、青少年群体特征、宣传经验等内容开展交流分享,提高队伍素质,保证宣传质效。目前,已开展类似宣讲培训8场,6名法治副校长、12名教师代表、4名法律顾问做经验分享,推荐典型案例7例。
三是“一本好书”提兴趣。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市法宣办编写《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读本》,以专题部分讲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如何深入贯彻落实。《读本》充分考虑青少年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已累计发放20000余册,广受青少年及家长好评。探索“先深学后教学”模式,在闸口小学举办《读本》教学研训活动,邀请全市中小学100余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开展示范教学,切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润童心。另外,在第二实验小学、实验中学等13所学校试点开设“法治图书角”,以最高检联合8个知名未检团队推荐的“法治书单”为基础,广泛征集青少年感兴趣的“法治好书”,并开展红领巾带读、好书互荐、好书互借等活动,“以书为媒”充分发挥青少年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主动性。
四是“N堂好课”添活力。组织法治副校长上好“法治第一课”,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法治班队课、宪法晨读等形式倡议中小学生争做尊法学法好少年。根据法治课教学计划,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授课”,并通过亲子学法、答题积分等方式增强宣传互动性。此外,积极开展“法治walk”,邀请普法志愿者带队青少年前往宜兴法治文化公园、美栖村法治花苑等法治文化阵地,寓法于游,推动青少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走实”又“走心”。另一方面,探索“法治参观课”,组织青少年参观“公民法治素养培育中心”,详细讲解习近平法治思想专区内容,并借助“法韵课堂”“尚法剧场”等平台播放《法治思想跟我学》等普法动漫,“实地参观+AI互动”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