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法庭新“枫”景,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
服务乡村振兴、护航经济发展、助力基层治理……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三个法庭(阳山法庭、洛社法庭、前洲法庭)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为牵引,精心打造三个司法品牌,各具特色,又串珠成链,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司法为民,将法送到群众身边,将纠纷化解在诉前,共同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
一、阵地前移,多员借力,扩容多元解纷“朋友圈”。“大爷,这是《致广大桃农朋友的一封信》,您看看!”“桃子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了,可以依法维权。”蜜桃硕果盈枝时,法庭干警们走进桃园,把普法宣传、维权保护、法律咨询等司法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被桃农们亲切地称为“水蜜桃护卫队”。
深耕厚植于蜜桃之乡,阳山法庭不断丰富“法润桃乡”司法品牌内涵,在尹城村设立“法官驿站+法润桃乡·社区行”工作联系点,以巡回审判、送法进村、诉调对接等多样形式,让老百姓遇到矛盾有了就近说理的地方。
采桃卖桃的重要时节,桃农老王却有了烦心事,几个月前他跟同村的老丁发生口角冲突,打伤了老丁。老丁将其告上法庭,要求赔偿1万余元治疗费。在阳山法庭“于姐”调解工作室,驻庭人民调解员于春波释法明理,仅仅半天就打开了两人心结,达成了调解协议。“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解决了,没耽误农活。”老王感到很高兴。
于春波的办公桌上,3大本“调解日记”记录地满满当当,“驻庭调解,可以随时请教法官,调解时更有方向。”在法官们精心指导下,于春波年均调结案件三百余件。
每个法庭都有驻庭专职调解员,设有不同的“调解工作室”,丰富了群众解纷途径。去年5月,以4名人大代表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在3个法庭揭牌成立,省人大代表吴晓波接过“特邀调解员”聘书时表示,“是信任也是责任,我们要充分发挥代表履职优势,当好法庭与群众之间的纽带桥梁,助推纠纷化解。”
二、问需于企,精准指导,织密安商惠企“联动网”。企业的司法需求在哪,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去年11月初,30余名商会企业家代表走进洛社法庭,旁听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庭审。庭后,企业家们济济一堂,认真聆听法官们的专题普法讲座,现场咨询经营中遇到的涉法问题。
这是洛社法庭“法漾洗砚”司法品牌常态化普法的生动缩影。“辖区中小企业众多,我们‘上门问诊’,然后‘对症下药!’”洛社法庭庭长许景波表示,身处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方热土,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助力企业转型创新发展,法庭大有可为。
走进驻洛社商会“法官驿站+法漾洗砚·企业行”工作联系点,商会调解员正在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接到法庭委托调解后,调解员第一时间走进企业了解情况,联系双方商谈,多次沟通后促成双方一次性化解纠纷。“原以为要去法庭应诉,没想到在商会就能解决。”企业负责人感到这样的方式很便利。
“商会对企业情况熟悉,可以发挥行业调解优势,推动商事纠纷商人调解。”许景波谈到设立工作联系点初衷,要为企业减轻诉累,不因诉讼影响经营发展。同时,洛社法庭坚持每季开好一次观摩庭,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加强调解实务指导,形成法庭委托、商会主导的商事纠纷调解新模式。
在“法漾洗砚”司法品牌影响下,如今,定期组织“与企业家侃侃法律经”座谈交流会,编印《身边的微案例·企业篇》系列宣传册,深入企业送法普法,已成为三个法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常态抓手,受到了辖区众多企业欢迎和赞誉。
三、刚柔并济,定纷止争,巧解家长里短“烦心事”。宋女士因讨要孩子抚养费与前夫产生矛盾,来到润洲社区矛调服务室寻求帮助,这里也是前洲法庭“法官驿站+法之蕙兰·社区行”工作联系点,在派驻法官指导下,调解员组织双方面对面协商,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很快,宋女士拿到了抚养费,“感谢大家帮忙,解决了我的烦心事。”
家事纠纷多发易发,不少棘手难解。前洲法庭发挥女性干警居多的优势,致力打造“法之蕙兰”司法品牌,围绕家庭教育指导、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家事纠纷化解等方面,依托驻润洲社区工作联系点,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司法服务,让更多矛盾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打造群众身边的“解忧之家”。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人身保护令?”“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要注意哪些方面?”街道妇联组织活动上,马英峰法官应邀为30余名基层妇女干部做专题普法讲座,围绕女性婚恋家庭常见法律问题,结合典型案例,娓娓道来“用法守护最美的你”。
“每起家事纠纷的妥善化解,背后都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充分发挥审判理性与柔情司法优势,实现家事纠纷源头化解。”前洲法庭负责人缪月娟表示,要推动“法之蕙兰”司法品牌成为妇女同胞值得信赖的“娘家人”。
四、党建引领,数治赋能,畅通诉源治理“快车道”。“人民法庭处在基层解纷前沿阵地,理应主动作为,创新实践。”惠山区法院院长蔡毅表示,走深群众路线,凝聚解纷合力,推动三个法庭司法品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做深谋实诉源治理重要方面。
三法庭坚持把党建引领挺在前面,紧扣“解纠纷、保平安、促和谐”要求,凝聚法官、基层干部、调解员、网格员等多元力量,逐步形成党建工作联建、矛盾纠纷联调、法治宣传联动、营商环境联创、诉源治理联治的“五联”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同频共赢。
在驻藕乐苑“法官驿站+法润桃乡·社区行”工作联系点,时常能看到网格员武建华的身影,在联系点,他可以实时在线联系法官,请教涉法问题,“经常遇到老百姓咨询,有时还要参与纠纷化解,有了法官的指导,我们做工作更有底气。”
惠山法院积极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通过“一根网线,一块电子屏”,三个法庭可以实时对接设立在各镇(街道)的工作联系点,把调解指导、普法宣传等司法服务送到解纷一线。“纠纷化解更便捷、更高效。”群众纷纷为智慧科技与司法服务有机融合点赞。
“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置身京杭大运河之畔,扎根民族工商业、乡镇企业发祥地,人民法庭如点点星火,汇聚成炬,巧解万家愁盼,守护一方平安,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融合成一道道乡村诉源治理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