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百日攻坚”打造多元解纷新“枫”景
一、凝聚共识,织密排查,确保苗头隐患“早发现、早防范”。无锡市惠山区司法局党组认真学习、传达“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的主要精神,树立“筑牢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助推平安惠山建设”工作理念,成立“百日攻坚”矛盾纠纷化解专班。多次召开司法所长和重点律所、法律服务所负责人会议,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进行动员部署。对可能引发重大矛盾纠纷的事项,多次深入基层,加强工作指导,做到责任、措施、指导“三个到位”,确保排查活动顺利实施。
坚持“日排查、周分析、月研判”,依托全区7家司法所、148个人民调委会、223个人民调解组织及遍布城乡的人民调解员,深入责任网格片区,开展拉网式、抄底式排查摸底,做到“应查尽查、不留死角”,确保社会矛盾“发现在最初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累计排查纠纷隐患100多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健全制度,强化预警,确保线索信息“早报告,早掌握”。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各镇(街道)司法所每日15点前上报本地区矛盾纠纷排查情况,特别是重点矛盾调处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和防范不稳定因素。当日未展开调解工作或未发现矛盾隐患的,实行“零报告”,及时掌握全区调解工作开展情况,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围绕人员预警、业务预警、舆情预警、要情预警四类信息,按照特别重大事件(红色)、重大事件(橙色)、较大事件(黄色)、一般事件(蓝色)四个等级,建立矛盾纠纷分级预警机制,及时掌握陈年积怨和新的纠纷苗头,分类梳理、建立台账,做到“重点问题排查不漏项,重点人员排查不漏人,重点时段排查不放松”。
三、充实力量,优化调解,确保调解案件“早立案、早化解”。在现有人民调解网络基础上,由惠山区司法局牵头,协调公安、交通、住建、卫健、市场监管等11个部门,建立行政调解委员会,设立行政调解专门场所,配备专(兼)职调解员,矛盾纠纷防范化解能力质效显著提升。
充分发挥非诉、公调、检调、访调“四大平台”作用,进一步密切劳调、交调、医调对接,依托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开展“法润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村居行”等活动,组织好乡贤、“五老”等调解志愿者力量,推进人民调解员和律师进网格,细化方法举措,拓展思路理念,擦亮人民调解“惠山品牌”。今年以来,全区共调解案件10689件,调解成功10689件,协议涉及金额5486.22万元。
四、创新方式,合力攻坚,确保矛盾化解“早处置,早消除”。实体化运行非诉讼服务中心和法院分中心,7个镇(街道)全面建成镇级非诉服务中心,在长宁、长乐等社区建成非诉驿站,通过调解、公证、法律援助、行政复议、行政裁决、仲裁等非诉手段,提升矛盾化解水平。今年以来,惠山区非诉讼服务中心、法院分中心及镇级非诉服务中心共办理人民调解案件3600余件,形成了“1+2+7+N”的惠山非诉讼服务机制。
在全区9个基层法律服务所和3个律师事务所建立公益法律服务室(中心),围绕助残助老、法暖桃农、合同契约、法护成长、婚姻家庭等特色调解品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服务。迄今为止,参与信访调处25件次,调解纠纷138件,现场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培训12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20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