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冯,一个一生要强的男人,车辆受损后几次嘴硬,终于从受害者变成了犯罪嫌疑人,给自己上了一课。
嘴硬不报保险,修车痛心疾首
“这…这…要赔几多钱哦?”“大爷你走吧,‘小伤’无所谓。”
小冯回老家探亲,停在路边的车竟被一辆三轮车剐蹭。小冯看看骑在三轮车上脸都白了的大爷,再看看似乎没坏的保险杠,嘴一硬,手一挥,带着衣锦还乡的豪气,干脆没有报警也没有报保险公司,当场放走了大爷。
等小冯回到无锡想找人修车,才发现车子保险杠下雷达面板脱落,右前大灯灯罩开裂、灯脚损坏,根本不是什么“小伤”。
小冯心急火燎打电话向4S店咨询,听闻光更换一个大灯费用就在4万元左右。小冯不禁气恼,自己明明买了保险,出那么多钱自己修车也太冤了。
嘴硬伪造事故,骗局当场拆穿
“这么干不好吧?要不算了……”“你怕什么,撞坏算我的,出了事我兜着!”
几天后,小冯请朋友吃饭喝酒,于是叫上同事小蒋帮忙代驾。待到酒足饭饱,小冯让小蒋先把朋友送回了家,随后在闲聊中向小蒋透露了几天前的遭遇,说着说着,一个大胆的“省钱”计划跑进脑海挥之不去。
在小冯的恳求下,小蒋驾驶车辆小心翼翼地将受损的大灯怼到路边的墙上,两人随即下车查看。
“连块碎片都没掉谁信啊,算了吧?”“没事!贴上墙了,我报保险你报警,快!”
小冯继续嘴硬,满怀信心拨通了保险公司的电话。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现场勘查并拍照后,认为事故疑似伪造,告知小冯要报损需等待定损……
嘴硬坚持索赔,差点身陷囹圄
“伪造事故向保险公司索赔是违法的,您确定不放弃索赔吗?”“当然要索赔!你办就是了……”
小冯将车修好后,接到了保险公司的约谈,工作人员向小冯说明了欺诈需要承担的后果,并要求小冯签署《反保险欺诈承诺书》。小冯认为保险公司虚张声势拿不出证据,仍嘴硬要求理赔,保险公司只能按先行赔付规定赔偿小冯5万余元。
拿到钱的小冯以为万事大吉,没想到保险公司已经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准备追究其法律责任,事故前车辆受损情况在监控下清清楚楚,伪造的事故现场也没有发现任何车辆受损部位的残片。
“我想着本来保险能赔但我错过了,心疼钱嘛,就一时冲动……是我法律意识淡薄,我知道错了,我认罪认罚。”
在大量证据面前,小冯不再嘴硬,主动交代了骗保的事实。在全额退赔理赔款后,保险公司向小冯出具了谅解书。考虑到两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且系初犯、偶犯,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依法对小冯、小蒋做不起诉处理。
锡山检察官提醒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对于故意制造或虚构交通事故骗取保险赔款的行为,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且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广大驾驶员应提高防范车险骗保的警觉意识,积极配合交警、保险公司事故责任认定、损失理赔工作,切莫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诚信投保、诚信报案、诚信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