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谋面却已暗涛汹涌
锡城警营里一群“反诈先锋”
始终战斗在第一线、最前沿
从“单兵突击”到“组团出击”
由十名女民警、辅警组成的
新吴公安分局
心盾巾帼宣讲团
用一场场宣讲、一次次互动
构筑防范诈骗的坚实堡垒
精心策划让每一场宣讲有实效
新吴公安分局心盾巾帼宣讲团由7名女民警、3名女辅警组成,她们都来自基层所站,长期奋战在反诈一线。
成团以来,宣讲团成员将做好每一次宣讲作为头等大事,定期钻研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研究最新诈骗手法。每一次宣讲前,团员们都要反复打磨PPT与宣讲稿,将自己代入听众视角,给受宣群众带来直击心灵的宣讲。许多受宣群众反馈道,“我才知道原来反诈宣讲也可以这么有意思”“我一直以为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宣讲才知道原来就在身边”。
“我们巾帼宣讲团可以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致,准确把握受宣群体的心理特征,收获群众信任,取得更好的宣讲效果。”巾帼宣讲团负责人彭晓玲介绍道。
在一次面向财会人员的反诈宣讲结束后,一位受宣财会人员找到彭晓玲,介绍起自己近期遇到的“完美恋人”。彭晓玲敏锐指出,她所遇到的“完美恋人”实质是“杀猪盘”诈骗,之后多次对该名财会人员进行深度反诈宣讲,成功避免当事人遭受巨额损失。
精炼技能让每一次历练有提升
对于宣讲团成员而言,每次宣讲都是一次历练,也是对个人能力的一次提升。宣讲结束后,宣讲团成员们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评析彼此在此次宣讲中的表现,从中总结成功经验,指出不足之处。
从舞台上的每一个站位,到宣讲时的每一句语调,成员们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反复锤炼着宣讲的每一处细节,在力争取得最佳宣传效果的同时,也历练着每一位宣讲员不断提升自我实力。
巾帼宣讲团成员史宇琳今年刚从南京警察学院毕业,第一次站上反诈宣讲舞台时,她紧张地忘了讲稿,磕磕绊绊地念完了PPT上的文字,全程没敢和台下的观众对视。加入宣讲团后,史宇琳每天对着镜子观察表情,反复练习肢体动作,在一次次宣讲中克服不足,在一场场活动中超越自我,克服紧张感、提升亲和力,努力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反诈宣讲员。
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在反诈宣讲之余,巾帼宣讲团还积极对社区网格员、反诈工作志愿者等群体展开培训,传授反诈宣讲技巧,推动全区反诈宣防工作迈上新台阶。
“反诈是一场人民战争,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巾帼宣讲团成员王海燕说道。今年以来,巾帼宣讲团共开展培训11次,培训人员近300人次,取得热烈反响。
精准劝阻让每一次预警有佳绩
反诈工作不仅仅是站在舞台上宣讲,更要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唤醒深度沉溺在骗局的当事人。在宣讲之余,巾帼宣讲团成员们积极投身于反诈劝阻工作,用一场场争分夺秒的奔赴,赢下与诈骗分子的竞赛。
今年10月,巾帼宣讲团成员王柯允接到一则紧急反诈预警——辖区群众顾某疑似遭遇“杀猪盘”诈骗。接到指令后,王柯允一边电话联系顾某,一边飞速赶赴顾某住所。面对王柯允的到来,顾某表现出强烈抵触情绪,声称转账对象是网恋男友,其没有被骗。
王柯允充分发挥女民警温柔、耐心的优势,从亲身处置过的警情讲起,逐步消解顾某抵触心理。在初步取得顾某信任后,王柯允趁热打铁,提出可以由其和顾某“网恋对象”视频,可在视频接通的一刹那,对方就匆匆挂断电话、将其拉黑,顾某如梦初醒。“谢谢你王警官,没有你的话我还不知道要被他骗多少钱。”
巾帼宣讲团从一起起成功劝阻的案例中提炼有效劝阻话术,结合不同诈骗类型、不同受宣人群特征,推陈出新,制定劝阻话术升级版。她们还把握住群众喜欢听故事不喜欢听说教的心理,把真实反诈案例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在面对面劝阻中讲给预警对象,让反诈宣传真正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