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无锡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职能发挥,奋力开拓进取,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为抓手,着力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截至目前,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化解矛盾纠纷25万余件。
一是排查预防+研判预警+智能预判,将矛盾纠纷防范在前端。开展常态排查预警,聚焦矛盾周期性发生规律,在不同时节、时段有针对性组织开展滚动式、定向式排查行动,组织开展“千名调解员入网格进万家”活动,确保每个网格不少于1名人民调解员挂钩服务,推动实现纠纷排查网络全覆盖,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处。加强矛盾信息研判,每月对辖区内矛盾纠纷的发生、发展情况及其特点、成因等进行研判分析,根据研判结果及时制定预防措施,并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及相关单位积极应对提供依据,推动矛盾防范关口前移。强化信息数据赋能,加强人民调解系统与阳光信访、风险防范联动处置平台对接,推动汇聚网络舆情、公安110警情、网格化治理、12345市民热线、人民来访、人民调解等矛盾风险数据,为各类矛盾纠纷高效处置提供重要支撑。
二是强化组织+优化队伍+深化品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中端。健全调解组织,进一步巩固完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实加强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基层调解委员会建设情况摸排,对组织弱化、工作薄弱的依法进行调整和充实,实现基层调解组织规范运行、依法调解。建优调解队伍,制发《关于加强全市人民调解培训工作的通知》,根据调解员等级和专业,采取“分班+分级”的方式,指导全市各级开展不同层面、不同行业的业务培训,切实增强人民调解队伍能力水平;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工作,将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结果和履职考核情况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组织开展“十佳优秀人民调解员”评选工作,增强人民调解员的荣誉感、使命感,激发调解队伍新动能。建立基层品牌,按照“一镇一品牌”标准,汇聚全国模范、全省优秀、全市知名调解员以及调解团队,打造一批“团队品牌”和“个人特色”型调解室。目前,全市75个镇(街道)均成立品牌调解工作室,涌现出“成方元+”“同心解纷”等调解品牌以及翟燕芬、费建兴等群众满意的调解员。
三是集约联动+部门联合+机制联建,将矛盾纠纷稳控在后端。打造一站式平台,依托四级矛调组织建设,推动人民调解、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公证、仲裁等非诉服务融入全市矛调体系建设,完善各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目前,司法行政系统共派遣1416名调解员、92名法律服务人员入驻各级矛调中心。深化行专调解组织,在医患、劳动争议、交通事故、消费、物业等五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全覆盖基础上,与人社、妇联、海关等部门联合培育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县镇村三级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体系、海关争议化解枫桥实体工作室集群等,探索建立快递外卖新业态就业调解组织,并积极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调解组织。完善调解对接机制,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健全公调、交调等对接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与非诉对接、医疗纠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等工作机制,并创建“警调对接”机制,推动镇级调解组织与警务工作站对接,实现矛盾纠纷无缝对接、就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