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无锡
无锡惠山洛社镇:“1234”工作法,走出新时代“枫桥经验”特色路
2023-10-23 16:03:00

   无锡惠山洛社镇:“1234”工作法,走出新时代“枫桥经验”特色路

  近年来,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认真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1234”工作法,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落实援法议事,不断优化二类调解机制,常态化做好矛盾纠纷预防管理,通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建强基层法治队伍,激发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以及法律顾问工作实效,充分发挥法庭、商会、妇联与法律先锋爱心协会作用,实现多元共治、互联互通,谱写具有洛社特色的“枫桥经验”新篇章。

  一核引领,援法议事治理高效。党建引领,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近年来,洛社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以党建为核,打造协商议事大平台,推动援法议事工作走深走实,以党建红引领法治蓝,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党建基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引领,健强基层组织体系。洛社镇不断推进党建网格与治理网格“双网合一”,搭建起“村(社区)党总支—综合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吸纳1877名到村报到的在职党员进网格、领任务,壮大452支红领网格服务队“先锋力量”,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红色细胞”活力;构建1个镇级指导站+36个片区指导分站两级指导网,建设45个先锋驿站和29处党建文化公园,使党建阵地建设成凝聚党心民心、服务党员群众的主阵地。联盟聚力,满足群众多样需求。洛社镇深入推进“政村企”结对共建,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定向挂钩25个村(社区),25个村(社区)定向挂钩27个企业党组织,通过联办主题党日活动、共筹公益基金等形式,为群众提供助残帮扶、慰问高龄老人、文明巡访、政策宣传等服务达上万人次,并先后建成葑溪党建联盟、精细蔬菜产业党建联盟、商会+法庭党建联合体,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实现区域间、行业领域合作共赢,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服务水平。协商议事,助推城乡高效治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要义,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洛社镇坚持以“党建+民主协商”形成基层治理新模式,以“一室多用”原则,打造“邻里议事厅”,以党员网格长、党员中心户为核心,成立协商议事骨干队伍,制定议事规则和流程,收集和梳理群众诉求,目前洛社镇已经建成2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6个先锋驿站,不断完善协商议事、文明实践等第二功能,让党的组织力嵌入基层治理。聚焦搬迁后续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乡村治理重点任务,打造六龙社区新苑一村“红色物业”服务阵地,选树秦巷村“驿站议事”、徐贵桥社区“先锋睦邻”等特色治理品牌,创新推进张镇桥村“惠邻先锋 生活益站”试点项目,充分发挥法治建设、议事协调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拓展治理路径,构建起“党群联动、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推进“援法议事”深入城乡基层活动,建强基层治理战斗堡垒。

  二类机制,纠纷预警常态管理。“坚持就地化解”“矛盾不上交”是“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洛社镇不断优化二类调解机制,升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强化法治建设,把牢防范关口,做好基层化解常态化管理。一方面,建立预警分析工作机制,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协调组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法律先锋志愿者主动进驻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将矛盾纠纷化解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开展走访、排查,并规范网格长、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工作职责,做到“日巡查、周联动、月会商”,建立矛盾纠纷预警分析工作机制,预防矛盾上交,防止矛盾激化。切实做到日统计、周通报、月考核、季评议,实现第一时间预警,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的融合联动预警机制。并建立重大矛盾纠纷限期解决制度,各村(社区)、各部门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第一责任人,对于重大舆情或重大纠纷隐患即时上报,从而把牢基层化解关。另一方面,优化矛盾纠纷常态化解机制,强化基层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作用。通过源头化解,将日常走访、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基层调解组织对接,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沟通对接机制,从而第一时间开展纠纷化解工作,努力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提高人民调解工作实效性,让基层调解组织成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化解矛盾的第一阵地,感知风险的第一触角,化解矛盾的第一平台。此外,深入协调“三官一律”等专业力量进驻人民调解网格,法官进网格诉源治理、村(社区)法律顾问贴心服务、人民调解员源头化解、法律先锋志愿者协助配合,五方形成合力,为政府治理、矛盾化解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员赋能,队伍建设服务为民。近年来,洛社镇深挖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一“枫桥经验”精髓,不断强化基层调解队伍建设,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以及法律顾问“三员”的作用,在全镇培养建立一支熟悉村(居民)常用法律知识、熟悉社情民意、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的法治建设队伍,赋能人民调解工作开展。当好“宣传员”,群众维权法律明白人先行。洛社镇从群众中选拔有经验、有公信力、有法律知识储备的“法律明白人”,并积极推“法律明白人”进网格,确保全镇每个网格法律明白人不少于2名,实现法律明白人全覆盖。积极引导“法律明白人”将身份“亮出来”,走进群众家中开展法治宣传工作,配合网格员摸清网格情况,第一时间掌握居民法律诉求和苗头性问题,从“被动应对矛盾”转变为“主动做好服务”明确群众需求,为调解工作的开展赢得先机。当好“调解员”,急难愁盼人民调解员有招。人民调解员是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力军,工作中,全镇41个调解组织的人民调解员都时刻秉持“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以己度人、以法润人”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矛盾调解员”“民情联络员”“维稳信息员”“法治宣传员”“法律服务员”的作用。此外,洛社镇每季度组织调解技能培训,每年组织调解员脱产培训班,并不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员观摩庭审、召开经验座谈会、听取普法讲座等,通过专项培育,进一步提升调解员化解矛盾的能力,让各级调解组织的调解员成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中坚力量。当好好“参谋员”,专业化解法律顾问服务。洛社镇充分发挥镇、村(社区)两级法律顾问的职能优势和职业专长,组织法律顾问参与赡养抚养、劳动争议、合同争议等领域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以及化解信访积案工作,并为疑难复杂纠纷调解提供法律意见,从而提高调解成功率,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参谋员”作用。此外。法律明白人还全面参与村规民约、自治章程的修订完善,进一步指导村(社区)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有效融合,让乡村发展充满活力。
  四元共治,互通互联凝聚有力。“法庭+调解”,诉源治理是重点。洛社镇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畅通与法庭的联络渠道,一方面,建好“庭镇”平台,镇政府设立了“法官驿站”,由法官、法官助理定期轮值,针对辖区多发易发矛盾深入研判,对潜在的群体性、易激化纠纷进行精准指导,提出防范化解对策。另一方面,建好“庭村(社区)”平台,洛社镇25个村(社区)全部设有调诉联系点,法官加入了42个村(居)民网格微信群,常态开展纠纷排查、普法宣传、诉前调解等工作,推进“诉”与“非诉”紧密衔接。“商会+调解”,营商环境齐共建。为契合商事纠纷需求,洛社镇成立了成立洛社商会调解委员会,搭建“政府+商会+企业+高校”的共建共治平台,联合经贸、人社、工商、公安等政府部门,商会调解委员会受理需要政府部门协助处理的有关问题,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企业维权等服务。此外,洛社镇还成立了惠山法院驻洛社商会“法官驿站+法漾洗砚·企业行”工作联系点,通过“党建工作联建、矛盾纠纷联调、法治宣传联动、诉源治理联治、营商环境联创”的“五联机制”,满足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快速化解和有效化解的实际需求,帮助企业省时省力化解纠纷,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妇联+调解”,家事纠纷有妙招。为了直面家事纠纷难点,洛社镇成立了“守护幸福”家庭教育指导站,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的专业优势,聚焦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纠纷调解需求,常态化开展工作。指导站还会为有需要的纠纷当事人、来访群众疏解焦虑、偏激的情绪,促进纠纷有效化解。此外,镇妇联、镇司法以及法庭还联合建立诉前委托调解婚姻家庭纠纷工作机制,三方合力共同化解家事纠纷。“协会+调解”,特殊人群强管理。落实安置帮教对象帮扶工作是“枫桥经验”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做好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洛社镇充分发挥法律专业型社会组织——洛社镇法律先锋爱心协会的作用,面向社区矫正、刑满释放、社区戒毒(康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及其家庭,开展包括就业帮扶、困难救助、心理干预、子女教育、法律维权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性的系列的帮扶和救助工作,为提升平安建设注入社会力量。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