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司法局屺亭司法所致力打造更高水平平安屺亭,坚持党建引领,深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做到诉求“快响应”、服务“零距离”、防范“全覆盖”,压实各级责任,细化工作举措,创新基层治理,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阵地融合 矛盾化解跑一地。以街道政法中心为依托,高标准打造屺亭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中心办公面积1500余平方米,融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等资源一体化运行,设立服务大厅、领导接访室、调解室、劳动仲裁室、自助服务区等功能区,综治、信访、司法等单位整体入驻,街道派出所、法庭、建设局、社会事业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多部门轮驻,实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调处”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真正实现“最多跑一地、服务零距离”。2023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2次,研判信访形势8次,接待来访群众81批次,795人次,其中集访12起,办理上级交办、转办信访事项18件,已办结18件;排查社会矛盾纠纷437件,调解437件,调解成功率为100%,无“民转刑”案件发生。
队伍融聚 矛盾纠纷有人调。进一步完善街道 “精微网格”工作体系,划分为56个网格、556个微网格,选取56名网格员、556名微网格员、1668名微网格志愿者,以“微小化”划分网格、“联动化”统筹管理、“精准化”服务群众、“法治化”提供保障,将“微治理”与矛盾调解有机融合,通过织密微网格,村社区“工作半径”更小,“矛盾排查”更准,“群众距离”更近。同时构建街道政法中心、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专职调解员、社区民警等为代表的法治组织构架,邀请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退休老书记等深入街道各个网格,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以法论事、以案释法为网格里的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化解,激活居民自治内生力。
机制融合 矛盾调处有章法。通过制度规范化凝聚街道合力,打通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最后一公里,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法律援助的矛盾化解机制,畅通人民群众矛盾化解通道,逐渐减少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维权方式,街道“防、治、疏、访”一体化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群众关系趋于和谐稳定。针对街道企业较多,为预防欠薪事件发生,开通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网上公布欠薪投诉电话,安排专人接听处理各类诉求,针对欠薪事件采取“一策一案”制度,根据案情不同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力争以最快速度、最优解法、最好服务助力农民工讨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