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多元解纷理念,通过平台共建、纠纷共治、人员共管,拓展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各级调解组织共化解矛盾纠纷746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223次。
一是平台“共建”,完善多元解纷工作格局。以“两诉中心”为龙头,与区法院共同做优枢纽平台,推动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工作联动、矛盾联调,实现矛盾纠纷调处的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拓展行业调解组织建设,与各行政部门共同做精堡垒平台,在六大行政调解中心实体化运行基础上,与区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新建10个行政调解服务中心。以群众需求为根本,与镇(街道)、村(社区)等共同做实基础平台,按照就地就近原则,设立“乐阳调解工作室”“王倩调解室”“老兵调解室”等调解工作室及个人调解室,充实现有的调解组织。
二是纠纷“共治”,形成多元解纷工作合力。强化与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信访局等部门对接,做到诉调、检调、公调、访调“多调合一”,积极把涉访涉稳的各类矛盾纠纷纳入调解体系,力争通过科学调解、有效调解,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初始阶段。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道防线”作用,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领域,发挥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局、退役军人局等其他党群、行政部门的业务优势,组织开展对业务关联度较大的矛盾纠纷进行调处工作。
三是人员“共管”,夯实多元解纷专精力量。加强对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管理和指导,联合区法院共同出台《滨湖区两诉中心人民调解员考核管理办法》,除了明确专职人民调解员任职条件、选任程序、工作职责等,着重突出与法院的双重考核。由区法院对两诉中心人民调解员进行业绩考核和业务指导,分为基础考核和年度考核,区司法局根据考核结果对人民调解员的资格和是否任用等进行管理。实施补贴激励机制,根据成功调处案件的矛盾激化程度、纠纷化解难度,实行“一案一补”“以案定补”,提升调解员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