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无锡
宜兴市和桥镇:织牢多元“解纷网” 打造止纷“终点站”
2023-06-26 08:56:00  来源:宜兴市和桥镇
  宜兴市和桥司法所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情”为纽带,以“法”解纠纷,以“和”聚民心,不断探索社会基层治理新思路,奋力将司法行政工作推向新高度。
  打造“一站式”为民中心,提升“服务指数”.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打造升级版的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新中心建设面积达800余平方米,设置了三区(接待服务区、自助服务区、办公区)七室(领导接访室、调解室、心理咨询室、老唐工作室、谈心谈话室、会议室、资料室),集候访、登记、接待一体,硬件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新中心集中资源、整合力量、强化服务,实行司法、综治、信访、指挥中心等部门常驻,社会事业、建设、农业农村、综合执法等12个部门轮驻机制,集信访投诉、纠纷调处、法律服务、信息指挥、网格化治理五位一体,实现了矛盾纠纷调处“现场办、指尖办、网上办”。

  健全“网格式”工作体系,提升“治理指数”.以“镇级中心,一村一家”为理念,通过强化“网格摸排+中心受理+部门联动+综合调处”制度建设,健全镇村两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覆盖体系。一是筑牢纵向支撑。按照“地域相近、资源互补”的原则,将全镇21个村(社区)划分为3个片区67个网格,构建“1个镇级中心+3个分片区+21个法律之家+67个网格”的运行模式,形成四级联动、片区互动、网格驱动、整体推进的调解工作格局。二是推动横向协作。与法庭、派出所、交警中队、社会事业局、政法和社会管理局等部门对接,建立矛盾纠纷调处会商研判机制、联调化解机制,实现调解资源互补、良性互动,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合力。三是强化人才储备。将培育新乡贤队伍纳入普法宣传工作,陆续培育138名“法律明白人”,通过定期培训和活动开展,在带动、影响更多人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的同时,不断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




  创优“娘舅式”调解品牌,提升“满意指数”.以打造特色调解品牌为起点,创优“老唐工作室”调解品牌,工作室以获评江苏省优秀人民调解员的老所长唐金虎同志命名,唐金虎同志以三十多年扎根基层,坚守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丰富调解工作经验,总结出热心、耐心、细心、匠心、公心的五心工作法和“少说多听”“以静制动”“细中有粗”“趁热打铁”“一锤定音”的五巧调解技巧,被广大调解员学习推广。“老唐工作室”先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余起,成功调解率达到100%。如今,"有矛盾,找老唐,轻松化解有着落"在百姓中广为流传,“老唐工作室”也成为和桥镇社会治理工作中的特色服务品牌。




  完善“会诊室”助企举措,提升“创新指数”.面对新业态新领域带来的从业人员合法权益难保障的问题,聚合司法、应急、消防、供电和属地镇村等部门资源,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企业开展全方位综合会诊,从源头上帮助企业发现生产经营、劳动用工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制定解决方案,以“良法”“善治”交互作用筑牢多重防线,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临近春节,和桥司法所得知某建筑工地打工者向分包方追讨工钱无果的情况,立即启动纠纷化解联调机制,在政法委员牵头下,会同镇建设局、政法和社会管理局、市建设局和桥监察中队共同约谈相关企业和建筑施工负责人,经过7个小时的“背靠背”“面对面”释法明理和耐心劝导,企业和总承包方同意追加支付专款。最终,于除夕当天成功化解这起400余万元农民工欠薪纠纷,让企业不再忧“酬”,让劳动者不再烦“薪”。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