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无锡
读书月活动 | 书香润警营,阅读沐警心!
2023-05-29 15:07:00
近日,全市公安机关开展

“学习二十大、建功新时代”

主题读书月活动

在书卷中品悟人生

在文字中找寻力量

凝聚全警思想共识

激发干事创业强大动力

 

 

 

阅己、越己、悦己

遇见光、成为光、散发光

这是他们的感悟

亦是他们的青春呐喊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岳飞

 

 

《满江红》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如今,中国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时代使命。唯有在奋斗中筑梦,以“小我”成就“大我”,方能为书写不平凡的中国答卷贡献闪耀的青春力量。

 

 

 

尔均同志侄:

航快信已收到,知道你已加入共产党,至为兴奋!今后,你必须加强党性的锻炼,克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不断地为着党员的八条标准而奋斗,不要辜负了光荣的共产党员的称号,争取如期地转为正式的党员。你必须注意密切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向群众学习,从而你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你自知应不骄不馁,但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加以不断的实践为要。

兹就你的同宇伯父因公赴渝之便,特函介绍他来看你,我们的情况可由他告诉你。你的情况亦望告他转我们。我的病已较前大好了,每日已能工作二三小时,你可勿念。

匆草。即祝进步,健康!

邓颖超

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四日

——《邓颖超致侄子周尔均的信

 

 

这是邓颖超在1954年1月写给周恩来侄子周尔均的一封信。邓颖超写给周尔均的信共有四封,前三份都称呼其为“尔均侄”,只有在这封信中称其为“尔均同志侄”。先称“同志”再称“侄”,可见邓颖超对共产党员这一身份的强调。她是把革命情谊看得比血缘亲情还重!

 

 

焦裕禄的子女

亲爱的父亲:

您知道吗,如今的焦家已经四世同堂,是一个27人的大家庭,这个家庭温暖幸福。这么多年,您的儿女们是多么的想念您啊!

您去世后,我们过了一个又一个没有鞭炮没有欢笑的春节。我们最怕过春节、也最怕清明节。那几年,每年的除夕夜,母亲都是流着泪包一整夜的饺子。大年初一给我们下完饺子后,她却不吃不喝地躺上一整天。我们心里清楚,母亲是在想念您啊!每到清明节,母亲手把着我们的小手给您扫墓,她有几次哭得昏倒在您的墓前,不得不让人搀着她回家,那情景让每一个人都心痛。

您的六个孩子,如今最小的也人到中年了。过了不惑之年的我们,同样也是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像其他人一样,我们也面临着“票子”、“房子”、“孩子”等种种生活中的难题。家中一样有人下岗,有人待业。虽然也有人当上了“七品”县官,但大多数都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生活中的我们无论过得好与不好,我们都记住您的教诲,靠自己本事生活。我们姊妹6人都是共产党员,我们都可以无愧地对您说,我们都是您的好儿女。

到明年,就是您的50周年忌辰,这50年来,我们对您的追思常常泪湿衣衫。每每回想起童年记忆中的您,以及您和母亲之间的那种挚爱深情,总会在内心深处涌起一股浓浓的思念之情。

如果您活着,您也一定对我们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而喜不自禁,酷爱唱歌的您一定会指挥我们一家人高唱《黄河大合唱》吧,我们也会把工作生活的事情常说给您听听。

如果您活着,您也会为党和国家对我们这个小家庭的关心而备感欣慰。习近平主席2009年专门来兰考,参观了您生活、工作的地方,还与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地询问着我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习主席说,见到我们很高兴、很亲切,就像见到自己家里人一样。

如果您活着,您一定不会离开兰考。您太爱兰考这片土地了,一草一木,一沟一壑您都用脚丈量过。现在您所牵挂的这片土地也变得富饶美丽,您爱兰考的乡亲,他们一定会像走亲戚一样来看您……

可是您走了,已经走了很久了。但我们知道您没有走远,没有走出兰考。或许您太累了,躺在兰考温暖而柔软的沙丘上歇息。白色的大理石棺柩没有隔断我们,我们还能清晰地看到您的影子。

我们想念您,亲爱的父亲!

女儿

——《焦裕禄子女写给天堂父亲的一封信



这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之际,他的子女撰写的一封特殊的家书,向远在天堂的父亲倾诉了无尽的思念。“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是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焦裕禄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民警,我们也应当以焦裕禄精神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忠诚于人民公安事业,拼搏实干、无私奉献,用汗水绘就青春的底色。

 

亲爱的夫人钧:

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帼国贤。

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

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

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

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

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

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夏明翰写给妻子郑家钧的信



1928年3月18日,被捕的夏明翰在自知生命将要结束时,于牢房用半截铅笔写下这封给妻子的催人泪下的书。重温夏明翰写给妻子郑家钧的信,我们看到了夏明翰慷慨赴死、无怨无悔、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我们“后来人”更要牢记历史,将爱国情怀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始终坚持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方针!

 

1928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夏明翰在湖北武汉被捕。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他异常想念自己的家人,于是用半截铅笔,写下三封诀别信。

给母亲的信中,他写道:“尊敬的妈妈,你用慈母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爷爷骂我、关我,反动派又将我百般折磨。亲爱的妈妈,你和他们从来是格格不入的。你只教儿为民除害、为国除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刻,你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持。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亲爱的夫人钧,同志们曾说过,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得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在给大姐的信中,他写道:“大姐为我坐监牢,外甥为我受株连,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人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要有正确的答案。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1928年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赴汉口余记里刑场。执行官问他有无遗言,他大喝道:“有,给我拿纸笔来!”接着,他昂然写下了大义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的三封家书

 

无愁,无泪,无私念。夏明翰留给家人的三封诀别信中饱含对亲情的倾诉,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革命烈士,也让我们看到他坚贞不屈,希望共产主义事业延续的心愿。气壮山河的就义诗如同一首激昂的战歌,无论何时读起都会让我们心神激荡,从中充分感受夏明翰为了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精神。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沁园春• 长沙》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以国家命运和天下责任为己任,彼时那群有志青年的风华正茂,恰如此时我们的朝气蓬勃。追逐梦想的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瓶颈甚至是前途茫茫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用这种强大的必胜之心来我们的豪情壮志,跨过当下,劈过荆棘,未来定不会亏待奋斗过的自己。



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抢占。

我男儿无辜倍受摧残。

血染山河尸遍野,贫困流离怨载天。

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

争自由,誓抗战。

效马援,裹尸还。

看男儿拼斗疆场,军威赫显。

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

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

 

——黑水白山• 调寄满江红赵尚志

 

 

《黑水白山• 调寄满江红》是抗日烈士赵尚志创作的一首词。面对敌人英勇不屈,视死如归,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将万丈豪情融于纸笔。英雄的业绩源自英雄的操守,我们也要坚持操守,不忘初心,为平安中国和盛世华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节选)》鲁迅


 

 

这段文章出自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杂文集《热风》中的《随感录四十一》,创作于1919年。当时中国处于黑暗的时代,鲁迅先生促醒青年担负起改革社会的重任,即使力量微弱,但星星之火依然可以燎原。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漫漫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四敢”精神,以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扛起新一代民族儿女如山的青春责任。



阅读沐警心

书香润警营

以书为伴,春光灿烂

以书为伴,阅见未来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