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畅通绿色渠道,诚心听取民意。将“援法议事”活动下沉到小区,进一步梳理和完善议事依据、议事准则,制定事项清单、流程清单,引导业主大会、业务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居民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商管理小区事项,形成了“百姓御史”“邻聚蠡”“栖事苑”“金相邻”等各具特色的“援法议事”品牌,解决了一批小区内的难点痛点。滨湖区“援法议事+服务”模式,帮助协商辖区内七个社区建成智慧车棚,消除了居民充电安全隐患。梁溪区“百姓御史”协助化解建筑垃圾清理、道路整修等矛盾纠纷,解决了居民反映的行路不便、管道堵塞等各类问题建议120余条。目前,全市共有8个村(社区)获评全省首批城乡基层“援法议事”范例,全市城乡基层“援法议事”活动基本全覆盖。
三是牢固蓝色防线,充足法治供给。以居民法治需求为导向,将法治力量、法律服务沉到一线,每个村(社区)配备至少一名法律顾问、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三官一律”专业力量在社区协商议事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让绝大多数居民的诉求都能在家门口得到回应。建强“法治带头人”和“法治明白人”两支队伍,发挥老党员、老军人、老模范、新乡贤和社区工作骨干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用。持续加大对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和发展工作的扶持力度,探索“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村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组团服务,努力做到“邻里小事不出小区”。推广线上法律服务,依托“法润民生”微信群、“12348”法律服务热线、“苏解纷”微信小程序等,及时为居民提供便利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