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准化”对接法律服务需求,聚焦发展防风险。组织公司律师、企业法律顾问、产业链律师团开展法律风险专项调研,梳理剖析制约产业发展的法律症结,编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汽车零部件制造等11份产业链法律风险清单,发布《集成电路产业链法律服务手册》《生物医药产业合规建设蓝皮书》等8份法律服务指引。开发知识产权保护、商业交易风险防控、企业人力风险控制、数据合规管理等产业链法律风险防范课程60余门,广泛宣传常见法律问题和法律法规适用,提升产业链稳增长、抗风险能力。
二是“多样化”供给法律服务产品,涵盖产业各环节。针对特色优势产业特点,开发知识产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合规、合同管理合规、员工聘用合规、税务和外汇管理合规等法律服务产品30余个,涉及研发、制造、流通、服务等每一个环节,提供全链条立体式保护。积极引导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等与会计、审计、金融等专业服务机构联动协作,为产业链整合、并购、重组等提供全流程全方位服务。其中“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企稳稳”“制造业合规指引”在江苏省“助企纾困、产业强链”法律服务产品竞赛中获奖。
三是“专业化”提供全流程服务,贯穿企业全周期。根据各类型产业实际,从企业初创到发展壮大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初创期,全程参与融资商业谈判、投融资协议起草,针对投资人提出的条款出具专业法律意见书;成长期,通过对接企业高管、行政财务、研发设计团队、生产一线等各个层面,帮助完善公司章程、内部制度机制、对内对外合同文本、知识产权架构体系等,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法律指引。先后为研发AGV搬运机器人的某智能机器人公司、制造锂电子电池涂覆隔膜的某科技股份公司等50余家高科技企业提供了全流程法律服务。
四是“普惠化”开展综合法律服务,覆盖产业上下游。开展“小微企业法律服务月”“万所联万会”“法治体检四进四送”“律护企航”等一系列活动,有效服务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销售等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类型企业,帮助解决法律问题1700余个,提出法律建议2300余条。建立律师事务所与产业协会、行业商会对接机制,设立律护企业联络员,加强对链上关联企业法律服务信息共享、服务支持、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协同支持,并在上下游环节延伸提供知识产权、金融融资等伴随式服务,保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