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聚焦大运河文化 “三带”守护惠山历史光影 “三态”
水韵华章,民安物丰,悠悠运河串起了江南的繁盛。为守护好这条黄金水带,两地检察机关通力携手,2021年会签了《关于建立大运河检察公益诉讼跨区协作机制的意见》,共同建立跨区域大运河文化带公益共建共治机制,推进江南运河上下游毗邻流域检察机关跨区域司法协作,先后开展联合巡河6次,互移航道交通安全隐患等线索20余条,分别向属地相关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5件,共筑大运河文化带守护检察屏障。
成立“河长+检察官”办公室,摸清京杭大运河惠山段运河主线和25条支线排污口底数,督促封堵污水排放口、转移处置危险废物,让水更清、山更绿、百姓更宜居。今年以来,针对大运河水域“绿色污染”水葫芦问题,该院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属地防控、村社合作推进模式,建立共同协力清剿水葫芦等水面漂浮物“无死角、全覆盖”格局,提升运河水环境。
2021年以来,该院通过“益心为公”、“云上慧眼”等大数据平台推送涉大运河保护线索50余条,成功办理大运河环境损害公益诉讼案3件,有效推动技术平台全方位落地实践。
打造“城市绿带”,调优产业形态。船底装暗阀向运河偷排泥浆如何“根治”?2021年3月至5月间,孙某某、王某强、王某建等3人因在货运船底私装暗阀向京杭大运河偷排泥浆,被移送惠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被法院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和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不等。
检察机关并未就此止步。该院开展民事公益诉讼诉前和解,3名被告人除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自愿支付18.5万元的淤泥疏浚费用和生态环境修复金,并承诺以劳务代偿方式履行对运河水体环境的生态修复责任。
就办案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该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培育工程泥浆处置利用产业链,推进建筑泥浆集中固化点规划建设,鼓励拓展集建筑泥浆固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等功能为一体服务企业,加快解决建筑泥浆处置困境。
2022年以来,该院重点围绕大运河及沿岸建厂、泊船、堆放等影响生态环境、堤岸安全等问题,协同行政机关深度发力,多次开展专项行动,画好大运河惠山段“点睛之笔”,提升运河周边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