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见证了人民法院壮阔的行进,岁月年轮镌刻着模范干警坚实的步伐。在无锡法院争当全省法院高质量司法领跑者的实践中,有这样一群法官、干警,冲在前、干在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榜样、引领风范。
初见姜海,很多同事都会想起诗句里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法庭上,律师和当事人也多用“儒雅法官”形容对他的第一印象。他处理事务、待人接物总是有条不紊、全面稳妥,他坦言这是因为“功夫在平时”,准备工作做足了,自然处事不惊。在这种扎实做事而得来的沉稳性格帮助下,他一路成长,从业务上的“新兵”茁壮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业法官。 刚到无锡时,“吴侬软语”的无锡方言是他碰到的第一个难关。当事人在庭上一旦情绪激动起来,大多顾不上语言转换,方言才能最适合他们表达内心诉求的急迫性。当时还是书记员的他,设身处地设想了以后的日子,不敢不暗下功夫。于是他开启了学习模式,平时与同事交流“取经”,下班后还要看看《阿福聊斋》《扯扯老空》,对照字幕边听边学。很快,他就顺利通过了这第一道关卡,成长速度让本地人都不禁咂舌。
独立承办案件后,姜海保持“功夫在平时”的习惯,利用业余时间沉下心来看案例、查法条,认真准备开庭提纲,向资深法官请教。渐渐地,法庭上的青涩和犹豫演化为成熟和笃定,他越是花时间学习,办案速度越快、效果越好。慢慢地,他审结的案件入选全市法院典型案例,庭审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庭审。再后来,这样的荣誉越来越多,级别也越来越高。之后,他开始花更多时间总结提炼审判心得、梳理提升同类问题,坚信“调研是更高层次审判”的他后来多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