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打破企业发展壁垒,无锡市滨湖区以切实举措为各类市场主体构建更加规范、简单、轻松的办事环境,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是聚焦制度落实,细化执法监督计划。树立文明执法、执法与服务并重的制定理念,推动各部门制定年度执法计划,保证执法计划前后连贯、有序衔接。制定《2022年滨湖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计划》,从开展专项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执法监督体系3大方面入手细化重点工作,分解形成15项工作要点,同时对实施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等9项阶段性工作任务进行再分解,全力推动全区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规范执法,强化涉企监督力度。聚焦行政执法关键环节,加强涉企重大执法决定监督,今年以来,已通过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程序督促行政机关对3件涉企行政处罚案件开展自我纠错,均达到了较好的整改效果。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深入企业的常态机制,探索建立10个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和14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联系点由区司法局统一挂牌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联系点民意“直通车”和规范执法“检测器”作用,促进全区行政执法单位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营造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
三是聚焦利企纾困,优化政务服务效能。编制公布全区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的五个方面22个证明事项,截至目前已运用告知承诺制办理各类事项1381件,减少证明材料2553份。全省首推、全市推广食品连锁企业经营许可“评审承诺制”,办理最快加速90%;全市首推“企业休眠”告知承诺制,切实为面临短期困难需暂停经营的企业纾难解困;推行“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移出告知承诺”,开通异常名录移出不见面审批和告知承诺渠道。
四是聚焦宽严相济,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坚持强监管与优服务相统一,会同区市监局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三项清单”制度,对14类48个事项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联合印发全省首个区县级免强制清单,将7个业务领域的部分违法行为纳入清单范围,尽可能减少执法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会同区发改委联合制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处罚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工作的通知》,要求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发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服务指南》,第一时间告知信用修复的标准和流程,实现信用修复“随申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