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忙趁早凉。近日,新吴法院执行局的干警们开展晨间集中执行行动。此次集中执行以“涉民生、涉营商”案件为重点,通过使用强制措施,加大执行力度,突破执行难点痛点。
凌晨4点45分,全体执行干警集合待命,此时,外面风雨正盛,时有电闪雷鸣,“要让失信被执行人牢牢记住,哪怕风疾雨骤,也不能阻挡我们的执行脚步。”新吴法院执行局局长赵玥珑的动员讲话让大家更添斗志。“大家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打出胜仗!”
按照既定执行方案,执行行动分为三个执行小组和一个机动小组,出动警车8辆,派出执行干警56人次,全程历时超20小时。
自称没钱没物,为何找到一辆车?
在一起人身损害案件中,小明和小华(均为化名)在课间活动时相撞,导致小华脸部受伤,明爸、华爸及校方就赔偿问题协商一致,由明爸赔偿4万余元,但明爸支付5000元后,拒不支付剩余部分。为继续小华的脸部治疗,华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多次以电话、传票等方式约谈明爸,但其均未出现。这一次,法官黎明出发,终将睡眼惺忪的明爸堵在了床上。
一开始,明爸坚称自己没钱没物也没有履行能力。后通过法官悉心劝说,以及申请人提供的财产线索,其才说明楼下停了自己的小汽车。
通过明爸的指引,执行干警在楼下停放的一排排车辆中仔细查找,终于发现了明爸的车辆,当场成功将车辆查扣。同时,针对明爸前期拒不配合执行的行为,法官决定对其处以罚款1000元。
“坐下来商量,促成履行。”
“虽然钱不多,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来说,点滴关乎生存。”区内某企业的经营人一边数着钱,一边道谢。该企业是从事皮质原料初加工的,与市内一家企业有业务来往。收货方经营情况不善,却以货品质量为由拖欠货款,后经法院判决,案件进行执行程序。
集中行动中,法官将被执行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带至执行局,“双方都是企业,换位思考,应收账款却无法收回对企业正常经营会有多大的影响,而且诚信也该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在法官释法明理以及规劝下,被执行人当场履行全部责任。
“里面”不好过,还是抓紧履行吧。”
荣某是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被执行人。2015年,荣某醉酒后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经法院判决,荣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70余万元。但荣某在刑满释放后,迟迟不履行赔偿义务,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执行过程中,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荣某反复多次给申请人、执行法官“画大饼”,承诺近期履行。但同样经验丰富的法官绝不会受荣某言语“迷惑”。经研判,此案被列为典型涉民生案件,荣某也被列为重点执行对象。执行行动中,谎称在四川做生意的荣某,被执行法官在家中逮个正着。
执行干警将荣某拘传到法院。因为体验过“里面”的滋味不好受,荣某的态度发生了大转弯,凑钱的电话打到飞起,最终虽未能全部履行,但在支付10万元前提下,荣某与申请人达成和解。
此次集中执行行动共解决争议案件标的近200万元,同时,行动重点突出执行强制,将3名被执行人送司法拘留,对6名被执行人罚款共计1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