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无锡
我在车站做“大白”| 凌晨四点的无锡,太美了
我在车站做“大白”| 凌晨四点的无锡,太美了
2022-05-06 13:37:00

   运河古邑,梁溪新城。无锡,是我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也因为横贯三载的疫情,屡屡战疫于斯。4月上旬,作为无锡中院执行局党员干警,我积极响应号召,加入了市级机关第24批党员先锋队,来到锡城门户——无锡站做“大白”。

  我们这群“大白”是6小时一轮班,24小时“不打烊”,主要工作是查验双码、引导分流、登记信息、协助转运、解答旅客疑虑等。其中,午夜12点到凌晨6点的“大夜班”是公认的“硬骨头”。但也正是这根“硬骨头”使我第一次见到了凌晨四点的无锡站,那是一个在疲惫与坚守中迎接黎明的无锡。

  凌晨四点的无锡站,疲惫静谧——没有来锡的列车,没有白天的喧闹嘈杂,南北广场的通道中熄灯关闸。站外,离别与重逢的剧情不再上演,城市景观灯暗淡阑珊,徒留红蓝闪烁的警灯照映着“无锡站”那三个火红的大字。白天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客因故滞留或在站内等待集中转运,等候至深夜的他们在专门开辟的等候区内,或和衣小憩,或泡面果腹,或急敲代码,或消遣提神,每个人脸上都难掩疲惫的神色,一半因舟车劳顿,一半因疫情扰人。

   凌晨四点的无锡站,坚守阵地——站内除了旅客,便是我们“大白”穿梭的身影。除了要与旅客们一样,同颠倒的生物钟较劲、与沉重的上眼皮抗争,我们还需克服防护装备的闷窒、压迫。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人上半夜热得直冒汗,在下半夜的朔气下,汗水又在防护服里凝成小水珠,不时滴下,寒彻脊背,我们笑谈这也是种“提神利器”。挂耳的N95口罩,严密防护的同时,持续向脸部施压,不但剥夺了顺畅的呼吸,戴久了仿佛在受“断鼻割耳”的“酷刑”。还有防护面部的面罩,每一次呼气就在上面糊上一层水汽,短短两分钟就能让我们体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朦胧视野。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抖擞精神,调整到最好状态,迎接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工作区高挂的党旗旁,有一个数字,那是自2020年1月29日新冠疫情爆发起,市级机关开始增援火车站的天数,时至今日,已超过800天。一面党旗,一片鲜红,一个数字,一份承诺,见证了无数党员先锋对这座城市的深沉厚爱。

  凌晨四点的无锡站,东方欲晓——车站南广场的天井下,站内还鲜有人流,但早起的鸟儿已经开始叽喳作鸣,“鸟鸣站更幽”,天际渐明已成定势。再过不久,路灯熄灭,锡城将睁开睡眼。那时,车站附近的早面店、包子铺将燃起人间烟火,勤奋的学子会轻按下床头的闹钟,晨练的老者相约在操场、公园,道路上车声呼啸,菜场里吆喝起伏。这座太湖之畔的新城,正逐渐复苏,它离自由呼吸、行止由心越来越近。

  难熬的大夜班结束在清晨6点,脱下防护服,缓步走出无锡站,借道运河边,你看,流水繁花春常在,恰是人间最美时。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