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小网格”让社会治理“活”起来
近年来,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紧紧围绕“做精街道、做强社区、做实网格”的总体要求,找准群众关切矛盾点,凝聚党心群心,以网格力量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激发治理“心力量”。“红色网格”是前洲街道近年来提高“基层党建+社会治理”能力的一种探索。“红色网格”强化党员带头发挥作用,着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员齐参与的区域化模式,真正把服务落实在网格、各项活动融入网格,激励党员勇于“亮身份、做表率、比奉献”,各村(社区)通过线上微信、线下入户走访等方式,掌握民情动态,了解群众需求,将一件件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为社区治理注入红色血液。
前洲街道的“红色网格员”作为服务群众的“代办员”、党群互动的“联络员”、矛盾化解的“调解员”、党的政策的“宣讲员”,积极推动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推动社区红色网格资源深度融合,社区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数字管理,提升治理“智治力”。近年来,前洲街道充分发挥“数字+”的作用,积极探索创新“网格+网络”治理模式,建立街道综合服务体系一体化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对已采集的网格信息实时查看,还能够给网格员下派临时性工作任务,对网格员巡防路线实时监控。网格信息员通过逐户走访巡查,收集街道内各小区状况、物业服务情况、楼栋信息、居民信息等,将社区的“人、地、事、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并把这些信息整理汇入街道综合服务体系一体化网络平台。
同时,前洲街道对照职责清单、行政处罚和便民服务事项,启动城市管理、企业服务、便民服务、综合执法、矛盾排查进网格,打造“全要素网格”,切实实现精准服务,不断地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融合共享,探索治理新格局。近年来,前洲街道在基层网格化治理方面探索路径、打造“前洲样板”,建立了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组织体系,构建网格化“1+N+X”模式,即由1名片区网格长+N名网格员+多名居民代表、志愿者等的服务管理,建立“多网融合协同”运行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各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发挥“眼睛”作用,解决“群众看到管不了、政府管得看不见”的问题,真正调动“网格资源”力量,激活“多元共治”细胞。
同时,街道积极开展“网格+警格”融合试点工作,完善“平安前哨”工程试点建设,深化“网格+警格”融合联动的主阵地,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建设格局,实现社区民警、网格员力量融合、工作联动、运转高效的基层平安建设新格局。
排忧解难,突破治理“瓶颈口”。前洲街道积极探索“一岗多能、一人多专”的工作模式,制定了全科网格员素质提升方案,将所有网格员下派社区进行统一管理,融入社区各项工作,在网格队伍中形成“1+X”的岗位结构,即一个专职网格员配合社区若干专职社工,学习全方面业务技能,代办多条口民生事项,实现“简单业务现场回复,复杂业务连线处理,代办帮办一气呵成”,引导网格员通过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从办事“跑断腿”到服务“送上门”,从遇到问题“谁都不管”到提出问题“多方监管”,前洲街道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多年。在有序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中,前洲街道将以其优势顺势而为,全力打通社会治理“瓶颈口”,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实现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