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打假”都是社会聚焦的重点、民生关切的热点。近年来,江阴公安始终保持对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凌厉攻势,依托多警种合成作战、多部门协同发力,侦破了一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有效净化市场环境,切实为广大消费者和诚信守法经营者筑起坚实的法律保护屏障。
溯源头 彻底挖断假劣根源
江阴公安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产生活安全的制假售假犯罪为排查重点,健全长效机制、创新技术战法、强化线索收集,持续开展专项打击,彻底捣毁生产源头、铲除销售网络,有效提升对制假售假犯罪的打击力度。
2021年6月,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对辖区汽车零件销售店铺开展联合检查时,发现市场上流通着一批疑似仿冒的“博世”“威孚”高压柱塞、齿轮泵。经过仔细调查回访,消费者虽然以相对低的价格购置到了这些部件,但实际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警方随即将该情况通告给相关品牌权利人,对该批商品进行了真伪鉴定,结果确实为未获得生产销售授权,且质量不达标的假冒伪劣产品。
警方追根溯源,发现该产品均为市内某机械制造公司流出,随即对该公司进行突击检查,果然在车间内发现了大量印有上述品牌标示的机械零件。经查证,该公司负责人包某在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授权许可的情况下,大量生产品牌高压柱塞、齿轮泵、油泵等伪劣产品,以假充真进行批发销售,极大损害了知识产权单位的企业声誉和品牌价值。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把“警网融合、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延伸到打假领域。在日常勤务工作中,警方治安、经侦部门和基层派出所联合社区网格,全量排查登记辖区企业、生产站点、废弃厂区的基本信息,了解辖区烟酒、农资、药店等基本情况,通过日常检查开展深入摸底,掌握生产经营状况并录入动态信息库,及时发现制假售假苗头性、现实性问题,为打假溯源工作提供完备准确的信息支撑。
勤协作 全面挤压假劣空间
江阴公安加强与卫生、市场监督、烟草、检验检疫等职能部门的常态沟通协作,健全完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检验鉴定、联合检查、信息共享等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强化对全市商品流通市场的监管,有效压缩假冒伪劣商品生存空间。
“消费者向我们反映情况,称用了这款化妆品之后皮肤出现严重问题。”在去年4月的一次案件交流互通例会上,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收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传递线索。前不久,一名女性消费者因使用某品牌化妆品后脸部出现红肿,就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警方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随即联系专业机构,对消费者购买的化妆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其商品中汞含量竟然超过国家安全标准1万多倍。而后警方在广州将范某等6名嫌疑人抓获,查获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劣质化妆品上万盒,斩断了一条“线上线下”产销劣质化妆品利益链。
与行政执法部门强化协作,进一步延伸了警方挖掘线索的触角,也进一步强化了执法打击的权威度、精准度。据介绍,去年以来,江阴公安在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昆仑2021”等专项行动中,通过部门联动共侦办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3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8人,各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切实形成打击合力。
为对假冒伪劣犯罪行为形成全链条、全覆盖、无死角打击,江阴公安与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大要案件联合督办、违法犯罪人员“黑名单”以及涉案物品处置规范等工作制度,在遇有疑难复杂案件时,警方还邀请检察院、法院提前介入,确保办案依法规范、取证科学扎实。
护民生 坚决遏制假劣势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警方对于在该领域出现的制假售假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做到露头就打、从严查处,以实际行动回应好民生关切。
在去年7月“夏季攻势”治安整治行动过程中,民警在某街道一处偏僻民宅内发现堆放着大量酒品外包装。经过数日定点蹲守,民警摸清该处应当为制造、销售名牌白酒的一处仓库。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陆续将匡某、柯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捣毁制造假冒高档白酒窝点3个,现场缴获假茅台、假五粮液等高档白酒100余箱以及各类外包装、空酒瓶和自动捆扎机、酒类原浆等制假作案工具。据了解,犯罪嫌疑人通过向上家进购假包装、假酒瓶,灌装自制的劣质白酒冒充高档名牌白酒销售,非法牟利数十万元。
江阴公安瞄准“假酒”“假药”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问题,常态开展专项检查整治行动。全面排查非法加工食品、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窝点、黑作坊,进一步规范食品行业从业行为;联合职能部门和网格力量,对药店、私人诊所有无销售“假药”情况开展过筛式排摸。同时,结合食品药品经营由线下发展到线上的趋势,江阴公安深化与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协作,借力大数据信息化警务模式,不断提升网上食药犯罪的打击质效。
此外,江阴公安还积极发动更多市民关注食药违法犯罪的打击治理。通过加强警媒合作,以微信公众号推文等形式报道、公开一批食药违法犯罪案件,并向群众普及相关举报渠道,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打假治劣”共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