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江苏省无锡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国家司法救助“救急帮困”作用,用心用好救助政策,“1+N”多维携手相关部门解决被救助家庭“急难愁盼”问题,向308件案件的当事人发放救助金290余万元,让身陷困境的当事人重拾生活信心,在温情履职中充分释放检察温度。
线上申请群众“零次跑”
“检察官您看这样填写可以吗?”
“可以,我们会尽快完成审批程序。”
2021年12月19日,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周燕华“线上”指导刑事被害人常阿姨的女儿填写国家司法救助申请。
年过六旬的常阿姨与同村5位年龄相仿的村民组成村宴帮厨。去年国庆节期间,她们在晚上十点收工回家的路上,被醉酒驾驶的汪某撞上,导致6位老人遭受重创。
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期间,承办检察官获悉被害人常阿姨等
2021年无锡两级检察院大部分司法救助案件都是由线上司法救助系统完成申请、审核、救助金发放等工作,极大便利了司法救助对象,尤其便利了无法到现场提供申请材料的被救助对象。利用线上优势,实现了“即时救助+长期关注”并行。
联手
从全院一盘棋发现移送司法救助线索,到检察机关多级联合救助,再到与民政、妇联、团委、地方街道社区、社会公益组织等多元救助,无锡检察机关搭建了一张全方位开展司法救助的“帮扶网”。
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多方携手,无锡两级检察机关“颇有心得”。梁溪区人民检察院与教育、民政、司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委员会、残联、红十字会共签推进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工作的实施办法,构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无缝衔接的多元化救助模式。锡山区检察院围绕个案制定精准救助方案,形成未成年人“1+N”多维救助模板。滨湖区人民检察院与区委政法委共同出台《关于建立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加强协作配合,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
“我是真心感激检察院,给我救助,还为我联系工作,我为自己见义勇为的行为而自豪。”2021年12月28日,在江苏省检察机关办案故事讲述会上,“江苏好人”“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郝大姐说起自己与惠山区检察院的故事,忍不住热泪盈眶。
2019年5月14日,郝大姐为阻止行凶者袭击工友,被砍20多刀,造成九级伤残。惠山区检察院检察官办案中发现郝大姐因案致贫,连续三年与相关部门接力,向郝大姐发放1.5万元司法救助金、帮助申请工伤认定、申报见义勇为,最终郝大姐获得“江苏好人”“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等荣誉称号。郝大姐伤愈后,该院又与相关部门协调,帮她寻找到合适的工作。
宜兴市检察院对自愿息诉息访且生活困难的信访人员适时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解一时困”,联手相关部门落实帮扶政策“化长久难”。滨湖区检察院与退役军人事务局、社会事业局专门针对退役军人司法救助工作签订意见,有效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多级联合寻找“最优解”
近日,收到22万元司法救助金的重大交通事故被害人家属过某,专程到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赠送锦旗表达谢意。
2020年4月,
年度救助金最高只能给予
“收到梁溪区检察院联合救助申请后,我们多次与无锡市委政法委协调,最终为三名被害人
从个案1000元、2000元到2万元、5万元,无锡检察机关针对每一起个案,综合考虑被害人的实际困难,拟定救助金额,尽可能让被救助家庭获得帮助。
无锡检察机关对可能有争议的案件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案件当事人等各方,通过召开检察听证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确保每一笔司法救助金运用得当。
“无锡检察机关不断探索司法救助的途径和方式,近两年更是适应社会需求从便捷性、联动性和有效性上逐渐完善,真正让国家司法救助解'急难愁盼'。”无锡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良平表示,2021年12月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今后将继续发力,探索更加有效的举措,让国家司法救助成为检察机关为人民办实事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