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正路3号的11楼有一处别样的所在。不同于整座建筑的庄重威严,它被装点的古色古香、宁静典雅,这便是梁检人乐之爱之的“东林书屋”。
“东林”二字取自距此仅有几百米之遥的东林书院,这座安静坐落于锡城林立高楼下的千古书院,以一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联为世人所知。北宋“程朱理学”重要创始人程颢和程颐兄弟的学生杨时就在这里授课,几百年后的明朝万历年间,以顾宪成为中心的“东林学者”开始在此讲学,“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也流传至今。
贤德之地,文脉相承。
步入东林书屋的门廊,精致古朴的中式桌椅与窗帘上的墨色山水相映成趣,缤纷琳琅的书目在淡雅灯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木色的书架上,政治经济、文史哲学、检察业务书籍分门别类,齐整有致。取一本安坐窗前,看苏东坡寄情山水,听范仲淹感怀苍生,阳光暖暖的洒在地面,微风轻轻摇曳着窗帘。
这方天地里,检察官们或碰撞思想、交锋观点,或汲取知识、精进业务。伴炎夏的蝉鸣行文,随寒冬的初雪写意,意气风发挥斥方遒间,早春的杜鹃都来点染笔墨,深秋的丹桂也甜了书香。
即便不为工作而来,哪怕是一个慵懒的午后,一个宁静的傍晚,于此小憩,把繁忙的事务短暂抛诸脑后,在书屋里饮一杯清茶,读两三段文字,尝一口院里的酸石榴,捡几片金黄的银杏叶,又何尝不是一种惬意。
少读明学案,倾仰在东林。
一千年光阴流转,大地早已换了人间,东林书屋也被赋予了更多含义。它即是检察干警汲取知识的宝库、休憩精神的港湾,更承载着厚重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