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获评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全省执法示范单位的东鿍派出所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统筹资源力量、全力攻坚推进以“平安前哨”工程为标志的新一轮“网格+警格”融合建设,推动具有枫桥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东土夅派出所打破了原有管辖划分,以居民小区、楼栋、自然村落等为基本单元,将辖区划分为78个综合网格,并建立了瑞星社区、周新社区、万科社区、信诚花园4个“平安前哨”工作站(中心警务室)辐射周边。
为有效破解网格力量不足的问题,派出所将民警、辅警、网格员、户口协管员等力量统一纳入网格管理使用,派出所配备社区民警18名、专职网格员83名、兼职网格员165名。
推动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三官一律”进网格,做大平安志愿者、网络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确保网格中诉求有回应、问题能解决、隐患早消除、风险防得住。
2020年8月,60多岁的农民工老张来到经开区太湖法庭,诉称于某欠其4000元薪资。将诉讼纳入网格化解,由法官、警官、网格员共同开展诉前调解。
于某早已离开无锡,杳无音信,社区民警熟悉情况,知道于某父母居住地,便上门联系。起初于某父母很是抵触,法官阐明恶意拖欠的法律后果,网格员多次上门苦口婆心劝说,最终迫使于某从外地回锡成功调解此事。一起可能要走复杂审判流程的农民工讨薪纠纷,在网格调解队伍的努力之下迎刃而解。
今年以来,东土夅派出所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4.5%,矛盾调处成功率提升至98.5%,做到零漏管、零失控、零上访和零滋事。
“平安前哨”工作站设有指挥大厅,所有辅警、网格员位置、监控、物联设施的点位分布、监控图像都能够在此一图呈现;接处警执法记录视频、监控视频、5G手机传输图像在此一屏可视;预警、报警、派警、接处警、警情反馈在此一网闭环,各地网格化信息终端对接警网联动平台。
2020年12月底,根据警网联动平台指令,民警姚恒在瑞星家园30号楼附近,现场抓获一名携带油墨喷印正在墙面喷涂小广告的违法人员。“至少节省了15分钟!”姚恒介绍,由于融合了政务网,警网联动平台直接从政务网获取了市民投诉的问题,并调取了楼栋附近的监控,发现确有可疑人员正在喷涂小广告,指令就近民警、网格员、物业人员迅速处置。这比起以往“12345”流转至公安110,再由市局110指令派出所处警赶赴现场处置的传统模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们将社区警网联动中心和社区网格管理中心进行合署办公、一体运作,更为关键的是,除了警力入格外,彻底将公安网、政务网、视频网融入警网联动平台,通过多元汇聚、多维应用,切实做到技术入格、支撑入格。”东鿍派出所所长朱超说。
为切实做好“护校安园”工作,东鿍派出所组建了“护学者联盟”,由社区民警、网格员、保安辅警、老师家长共同组成,配发“护学者联盟”服装标志,在2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上学、放学时间段在校门口及周边开展治安巡防、维持秩序等服务活动,全力创造平安校园环境。
东土夅出所辖区内现有住宅小区52个、物业公司48家、保安队员568名。为此,东鿍派出所与物业公司建立“警物联勤”工作机制,推出集指导培训、巡防协作、信息共享、督导检查为一体的“警物共建机制”,将小区保安、物业管理人员纳入平安守护者行列,开展巡逻防控、防范宣传等工作,推动“零发案小区”创建活动。
今年以来,东土夅派出所犯罪警情下降33.5%,安全事件下降35%,“零发案”小区达到44个,占比总小区的84.6%。
东土夅派出所全面升级改造了综合服务窗口,开辟了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等“一站式”服务窗口,落实“最多跑一次”要求,开辟办证“绿色通道”,释放“温情服务”品牌效应。
“我们依托‘平安前哨’工作站,倾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将为民服务由‘等上门’向‘送服务’转变。”东鿍派出所教导员钱燚介绍,4个“平安前哨”工作站大厅设有证照办理一体机、交通违法处理自助服务一体机,前台提供绿色通道和送证上门服务。
“很多事情年轻人觉得简单,但我们不会,都靠这些网格员教,特别耐心,又在家门口,一会儿就解决了。”居民严老太来申领苏康码,网格员手把手教老人一步步操作。
创新是提供优质服务的不竭动力。为外防输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派出所选拔8名有外语特长民警和网格员共同组建了“涉外服务战队”,用中文、英语、法语、日语和德语来宣传防疫,督促涉外人员做好疫情防控登记管理等工作。
将“平安前哨”打造成
感知风险的第一触角
化解矛盾的第一阵地
守护平安的第一防线
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
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
实践之路、精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