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凤,1989年出生,现任无锡市公安局梁溪分局迎龙桥派出所纳新桥社区民警。
2015年,刘小凤因工作调动从黄埔海关来到无锡公安工作,她坚持用“专心、真心、热心”来服务群众,以“做精、做细、做实”来完成工作,逐渐成长为守护“城中村”的平安警花。
“凤姐,我要搬新家了……”王阿姨说完低下头一阵沉默,布满皱纹的眼角泛着点点泪光,刘小凤也微微一愣。王阿姨正在和刘小凤述说着搬新家的喜悦,突然意识到自己将不再是刘小凤的“辖区居民”,怅然若失。
“凤姐,我有个秘密想跟你说……”“凤姐,今天忙吗?我想找你聊聊天……”因为多年前的一次帮助,刘小凤成了王阿姨的知心人,是无话不说的“树洞”,她说;“凤姐是真的会把我的事当自己事的人!”
“刘警官,孩子上学等不起啊,请一定要帮帮我们。”2016年3月,王阿姨拉着一个6岁的女娃来派出所求助。因为领养弃婴没有考虑到后续的落户问题,王阿姨便忽略了收养手续,现在孩子成了“黑户”,连学都没法上。
了解情况后,刘小凤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驾车累计1200公里奔波无锡、兴化两地,走访当地10余名知情人,核实当年收养细节,加班加点调查补齐所需材料,最终在开学前解决了孩子户口问题。
王阿姨始终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早已经把刘小凤当成了自家人。
在银杏苑小区里,道路宽阔通畅,环境整洁,便民利民的设施设备应有尽有。可谁能想到,一年前这个小区还是电线“横飞”、垃圾满地、停车混乱,刘小凤东奔西走,梳理排查安全隐患、联系沟通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改造计划方案,为此倾注了无数个日夜。
“这是我一直停车的地方,你们不能动!”“不给拉电线出来,我的电动车怎么充电?”“这么多年,我都习惯了,不需要改造!”……面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居民们曾各执一词,甚至将施工队伍赶出小区。
为了推动提质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刘小凤整天整天地“泡”在社区,一趟一趟地上门走访,了解每个人的需求、意见,并将详细记录下每户家庭的情况和诉求信息,两个月就写满了两本笔记本,她再根据居民诉求的轻重缓急,一件一件地帮助居民解决。
先是小区内的道路被拓宽、停车位被重新规划,再到电线重新排布、集中充电桩的建设……“老破小”焕然一新,“小区改造之后,居住环境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全指数更是提高了不少!”此时,每个社区居民都为老城区的改造点赞。
“我不怕”是刘小凤从警以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凭着一腔热情、一股韧劲,她攻克了一个个难题,用实际行动让辖区群众获得幸福感、安全感。
“把缉私的态度带到社区工作中,做一切工作都要竭尽全力、一丝不苟。”刘小凤说,做好一名社区民警就是要服务群众有温度、社区工作有热度、办事执行有速度。
“严阿婆,我带了宠物医院的工作人员一起来,给您上门办理犬只登记。”2020年11月20日,刘小凤创新服务举措,开展送证上门活动,为辖区很多不懂如何办理犬证的老年人上门办证。
在走访的过程中,细心的刘小凤发现,辖区有很多养宠物的中老年人因为存在各种困难没有办理犬证,她便萌生了上门办证的想法。第二天,她联系好辖区的宠物医院,上门给需要的犬只现场免疫、现场登记、现场发证,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燃眉之急。
为了扩大一站式服务的覆盖面,刘小凤再次“升级”服务,在辖区的每个小区巡回开展“家门口一站式办理犬证”摆摊活动,既方便了大家,又拉近了刘小凤和群众的关系,实现了刘小凤和辖区居民的“双向奔赴”。
现在,提及辖区的社区民警,纳新桥社区的群众无一不竖起大拇指。“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刘小凤说,这是她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