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政治站位 强化高位统筹
政贵在行,事成于实。2018年以来,滨湖区持续压紧夯实政治责任,抓实抓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紧密结合实际,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纳入滨湖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重要内容,全面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强化高位推进。严格按照“一带头、七亲自”工作要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审定专项斗争方案、亲自部署推进专项斗争工作、亲自抓好中央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亲自推动大案要案攻坚突破、亲自督导调研斗争成效、亲自约谈提醒后进单位、亲自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题。区直各部门、各镇(开发区、街道)负责同志直接指挥调度、直接研究推动、直接督办落实,全区上下形成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强化统筹联动。建立扫黑除恶纵横协作机制,纵向深入发动群众,通过宣传发动,生成强大的动员力量,让群众成为主打力量,打赢“人民战争”。横向联合市场监管、金融、水利、交通、税务、司法、民政、组织等相关职能部门,由党委政府牵头,建立联席制度,密织联动网络,凝聚合力打击。

聚焦依法严惩 强化斗争质效
号令既出,动若风发。滨湖区紧盯“大案”“要案”,遵循依法打击,追求办案质量与办案效率的统一。

深化线索摸排。紧盯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线索大排查、黑恶势力大清扫,每月召开警民恳谈会,专项斗争以来,共摸排和受理群众举报线索711件,切实做到线索核查不清不放过、问题核查不透不放过,各类线索“核查有结果、查否有依据、件件有回音”。
深化破案攻坚。始终保持对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分子的凌厉态势,采取合成侦查措施,主动出击、打准打狠;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提前介入,联合作战,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以案讲法、办案评析、类案指导等,全面掀起打击各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新高潮。截至目前,滨湖区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新侦办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涉恶团伙54伙,破获黑恶案件360起,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766名。
深化督捕追逃。组织协调各警种部门,加大情报研判力度,运用公安大数据,结合社会面信息资源,开展深度研判,精确定位。运用微信、微博等媒体,发布悬赏通告,全方位宣传追逃工作,形成追逃强大合力。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滨湖区共缉捕归案涉恶犯罪网上逃犯118名。
聚焦深挖彻查 强化深挖根治
铁拳出击,铲除“土壤”。滨湖区强化政法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协调配合,确保打透见底除恶务尽。
坚决“打财断血”。严格按照“一案一整改”工作要求,坚持依法抓捕涉案人员与清查涉案财物同步进行,深挖犯罪线索与深挖利益链条同向发力。加大部门协作配合,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建立长效联动协作配合机制,同时注意处理好“打财断血”和依法保护涉案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关系,摧毁黑恶势力“经济基础”。目前,区法院共执行到位财产刑122.1万元,没收、追缴违法所得200.5万元。
坚决“毁伞破网”。制定《关于在办理涉黑涉恶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案件中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工作的实施办法》,坚持“两个一律”“一案三查”,完善纪法协调联动机制,既坚持“大伞”“小伞”一起打,又注意将一般违法违纪行为与故意包庇纵容黑恶势力区分开来。共双向移送涉黑涉恶线索74件,立案20人,采取留置措施3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人,给予第一种形态问责54人。
坚决固本强基。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切实加大执纪监督和巡视巡察工作力度,形成《关于建立报送“两委”班子成员涉案情况工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健全防范黑恶势力侵蚀基层政权,落实“两委”班子成员资格联审工作机制,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的贡献度。开展定期联审,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对全区1116名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推荐人员进行区级联审,严把“两委”入口关。
聚焦综合治理 强化长效常治
把握规律,标本兼治。滨湖区坚持边扫边治边建,针对专项斗争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建立破难题、管长远的特色机制。

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制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分工方案》,对强揽工程、垄断交通运输、欺行霸市、非法金融等10+N个黑恶势力易染指的行业领域,分类研究整治方案,分行业部署专项整治行动,从源头上补短板、堵漏洞、强监管。各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查处渔业违章63起、摧毁非法捕捞团伙5个,打击在山林地区开设赌场团伙4个;排查相关企业2729家,将883家投融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1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摧毁涉娼团伙4个,传销组织2个;摧毁涉网涉恶团伙8个,“套路贷”犯罪团伙6个,抓获各类涉案人员300余名,扣押各类资产2.2余亿元。出台市场准入、日常监管、部门联动、信息互通、惩戒处置等一系列行业监管长效措施。今年以来,全区刑事立案同比下降4%,违法犯罪警情下降19.7%,侵财警情下降22%,社会风气明显净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群众生命财产权利得到更优保障。
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除政法机关“三书一函”外,滨湖区扫黑办定期研判涉黑涉恶线索,创新针对征地拆迁、“套路贷”“校园贷”、山林赌博、非法捕捞、网络诈骗等群众深恶痛绝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出《专项斗争综合治理工作建议书》,强化跟踪问效,以案促治、以案促建,健全纪检监察、政法单位与行业监管部门协同配合和对口指导工作机制,逐步形成长效常治、齐抓共管的“行业清源”工作格局。目前,全区共下发“四书一函”98份,验收率为100%,“行业清源”成效进一步巩固。
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滨湖区出台《扫黑除恶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方案》,进一步加强政法机关、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有效整合现有领域、部门资源等力量,推动形成立体监督、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1+5+N”长效常治制度体系。建立大数据分析服务社会治理机制、“四书一函”行业领域长效监管机制、未成年人1123保护工作机制等百余项具有滨湖特色的制度机制,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奠定坚实基础。

三年来,滨湖区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高擎利剑斩黑恶,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持续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2020年,全区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晓率、满意度分别达到100%、99.95%,全区群众安全感达99.17%,全市排名第二,创历史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