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官林镇义庄村坚持党建引领,树立“大党建”理念,让党的旗帜飘扬在乡村网格的广袤土地上。在党建的坚实基础上,以红色网格锻造骨干力量,以绿色网格聚焦民生实事,以蓝色网格创新治理技术,三色网格实现全覆盖,汇聚人力、问题、技术多维资源,全方位塑造网格治理体系,提升网格治理能力,强化网格治理效能。党建引领红绿蓝三色网格,绘就了义庄村幸福美丽的现代图景,让村民们共享新农村发展成果。
党建+红色网格,党员先锋聚力治理。义庄村红色党旗与红马甲覆盖治理全过程,挖掘人力资源,充实红色网格,壮大一线网格服务主力军。义庄村构建“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新格局,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划分了4个基础网格和10个小网格,建立了7个网格党支部,根据便于组织开展活动原则,同步划分12个党小组,实现党组织建设网格化全覆盖。制定党员服务清单,细化服务内容,群众点单、网格响应、党员服务,通过订单式管理实现三者有机结合。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参与到网格服务和志愿服务中来,形成红色网格响哨与应哨之间的快速衔接。
构建村企互联大网格,通过成立义庄村域党建共同体,把村域内的各类党组织和30人以上非公支部连接起来。建立实体服务平台、信息综合平台和监督反馈平台,定期召开共同体全体会议、理事会议和临时会议,完善指挥协调、党建指导、信息交流与考核管理四大服务功能,构建宣传教育、服务企业、监督管理、基层治理、强村富民、乡风文明六大平台。汇聚党建力量,每年推出一个共建项目,在协作共建中补短板、聚人心、强引领,加强村企联系,强化企业在乡村网格治理中的角色作用。
党建+绿色网格,民生导向深化治理。义庄村切实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出台问题清单,加大综合治理,开展环境整治,铸就绿色网格。全村划分10个清洁家园党员责任区,明确责任,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义务劳动、卫生监督、落实门前三包等活动,成效明显。南塍老党员刘再福投身家园环境保护,多年来一片红马甲,一把大扫帚,成为南塍村头河尾最美丽的风景。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党员担当与责任,带动村民参与,团结一心,共同呵护乡村绿水青苗,自发促进家园环境长新。
“义庄村把秀美乡村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中心工作来抓,集中投入、重点突破、全域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村党委书记唐志良说道,“在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的同时,还要积极实施村级文化建设工程,坚持文化惠民、文化育民,借助建设秀美乡村之力,修广场,建文化墙,配器械,尽心尽力让村民在家门口乐享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发展成果。”义庄村在环境改善方面投资1500万。建立了卫生保洁、河道管理、绿化管护等长效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全面美化村容村貌,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拆除旱厕50只,新建改建标准公厕5只,组织开展河道清淤、生态驳岸修复、圩堤加固,清除陈年垃圾900余吨,道路提升改造2.5公里,新增路灯25盏。在村党总支的统一规划下,建成5000多平方米的农民休闲健身场所和体育活动中心,配备了篮球场、健康系列运动器械,先后新建了4个老年活动室、卫生服务站。党建引领切实可见,民生福祉实实在在,不断增强百姓获得感、归属感。
党建+蓝色网格,智慧服务升级治理。义庄村探索运用大数据+大监管体系,汇聚信息数据蓝海,建立数据中心,科学研判,精准治理,以智慧服务蓝色网格助推网格治理体系升级。投资80余万元打造全村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全村主要路口设置40只高清治安监控摄像头,有效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保障乡村治安。由村委全额出资为村民每户免费安装1只高清机顶盒,开通义庄宣传频道,让百姓不出家门就能知晓村情乡政。“现在我们村四处都有摄像头,入户盗窃等治安案件近来从未发生,大大提升了我们老百姓的安全感。”村民张阿姨如是说。
打造义庄综合治理中心,活化“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先锋户”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建立“覆盖全域、涵盖全程、资源整合、实时动态”的农村网格管理核心机制,让党员干部通过线上平台提前预警乡村治理风险,了解乡村治理焦点,及时介入防范化解风险,切实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加强基层组织战斗力。探索构建智慧义庄治理模式,确立云网格,实现线上+线下网格化融合治理,让网格与网络双网同频,深度结合,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高效解决乡村治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