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园社区依托社区网格化治理机制,探索以网格为单位的封闭式管理社区治理新模式,有效缓解西园里因机动车停车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西园里是一个老新村,周边有鸿桥菜场,紧邻建筑路、滴翠路和隐秀路的沿街店铺和其他繁华地带,车流量多,停车需求旺盛。根据网格员统计的日常数据显示,西园里的三片区、鸿桥片区、滴翠路南片区等3个网格内共有车位260个,常住户超2200户,现有车辆已达348辆,还不包括外来临时车辆的统计,总车位与实际需要的车位比例不对等。
鉴于西园里“车位少、车辆多”的基本情况,社区尝试对三片区、鸿桥片区、滴翠路南片区等3个网格实行“网格封闭式管理”模式,缓解停车难问题。社区首先在小区南门和北门建立门禁道闸,针对常住户居民的车辆停车确保“一卡一车一位”的管理模式。“相应网格员组织网格内党员、居民志愿者,对西园里实行封闭式管理的网格所有居住户开展全覆盖宣传,全力争取居民理解。”西园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还与附近园区商议并达成共识,利用园区错峰车位,与园区工作人员交替使用停车位。同时,对临时车辆设定系统的收费标准,晚上十点以后,除特殊车辆外,其他机动车一律不能进入小区。
然而,网格封闭式管理的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很多居民对于全面启用停车收费并不支持。网格员实地听取居民多方意见,决定采取宣传、分流和收费“三管齐下”的方式。为了最大程度解决百姓疑问,确保停车缴费环节少出差错,封闭式管理试行期间,网格员带领志愿者每天早晚加班加点,配合协助保安做好停车收费工作,让百姓放心停车,用实效争取居民的支持。
西园社区对3个网格实行封闭式管理以来,停车效率极大提高,原来的停车乱象不复存在,居民由当初的疑惑和观望的态度,转变为对社区、对网格员支持和信任。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解决好停车难等民生问题,离不开网格员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也是基层不断摸索社区治理新路子的成果。(汤焯妍 宋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