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泰州
基层社会治理巡礼 | 济川街道:“济新敢为”老旧小区改造
2024-10-28 09:02:00
 济川街道地处主城区,下辖7个社区、85个小区。其中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和成片居住区25个,合计2939户,建筑总面积约31万平方米,存在环境秩序差、服务配套缺、管护力量散等问题。今年以来,济川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民生导向,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和基层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在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同时,实现基层治理效能的全域跃升。
             
党建赋能,“微力量”握指成拳
小区旧改焕发新生机

坚持从“大”字着手,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一是立起框架。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大支部”三级架构,组建“济新敢为”老旧小区改造攻坚专班,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将改造计划列入“353”行动方案,作为“幸福、品质、美丽”济川建设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抓推进、抓落实。二是拓展阵地率先在泰仪三区、金属公司等老旧小区建立“济新安民”小区治理联合党支部,整合网格、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优秀党员资源,优化小区改造治理骨干梯队结构,通过“最后一米”的组织延伸,实现“精管自治”的供需匹配。三是融起协商搭建“三全”对话平台,落实线下党员双报到、双服务,线上集思广益、创意择优“双线”行动,做到改造之初“问需于民”、改造之中“问计于民”、改造之后“问效于民”,实现全周期议事、全过程民主、全方位共治。
实事赋能,“微项目”串点成线
小区旧改呈现新面貌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是民生工程,一举一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决不能搞“大呼隆”,必须“靠船下篙”“对症下药”。一是空间管理从无章有序将“系统化”设计理念融入“旧改新”工作,进一步优化小区空间布局,坚持拆违先行、破立并举,拆除违章建筑57处、2000余平方米,持续释放空间红利。兴燕社区修建围墙、增设门禁,将零散楼栋、开放院落聚集起来,形成循环路网和人行步道,废旧沟塘“华丽变身”智慧停车场,增加机动车停车位50余个,满足居民就近停车、充电需求。二是短板改进从粗放系统实施管网疏通、雨污分流等工程,有效解决商井新村北区、车站路60号等老旧小区“水不通、管线乱、隐患多”等突出问题。今年,共改造雨污水管7912米、强弱电管线9315米,安装路灯125盏、监控摄像头51只,为25个老旧小区居民增添了稳稳的安全感。三是环境美化从有形有效策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求,打造老旧小区特色文化墙,展示社区居民公约;实施老旧小区立面、路面“视觉出新”,改造路面29649平米、墙面48978平米;规范物管差别化考核机制,对考核优秀的物业服务企业实行5%补贴奖励,让小区的“面子”更靓、“里子”更暖。
创新赋能,“微服务”缤纷多彩
小区旧改擘画新蓝图

按照“开放、共享、集约”原则,围绕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着力重塑老旧小区睦邻关系,打造具有“熟人”特色的党群服务带。一是构建“青年友好型”活力小区。以“青年支部”项目为载体,启动“青春丈量小区”行动,探索“12345”青年治理工作模式,即每个老旧小区由1位青年党员牵头、2位团工委委员助力、3名青年骨干参与、4名“红色骑士团”快递外卖员加入,共同落实5项治理职责,实现老旧小区的“逆龄生长”。二是构建“星心向融”关爱社区。聚焦老旧小区“一老一小”群体,张陈社区升级党群服务中心,建成首家AI沉浸式“心灵驿站”,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架起社区教育的“天空之桥”;北站社区协同吾悦商户联盟,为老年群体提供“线上食堂”服务,打通为老助餐最后一公里。三是构建“近悦远来”文化街区。实施“口袋公园+楼道暖心凳”惠民项目,增设“济心”睦邻点、便民共享站,增强小区居民归属感和融入感;创新“未来小区”模式,孵化培育5个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文艺展演、联谊等活动,不断丰富老旧小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