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泰州
探索建立“金盾护航 堰商同心”品牌 姜堰政法凝心聚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2024-07-03 10:30: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如果我们的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有没有第一时间想到你们?有没有第一时间找到你们?你们有没有第一时间发挥作用?”6月21日,泰州市姜堰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伯群在介绍该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金盾护航 堰商同心”品牌时,向记者谈起今年区委政法工作会议上区委主要领导对全区政法干警提出的三个“有没有”,让在场的干警深思:如何才能做好营商环境的护航先锋,成为企业信任的“店小二”。

区委、区政府出了题目,区委政法委立即认真落实,在持续几年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0版本、2.0版本的基础上,今年再次推出《姜堰区政法系统优化法治营商环境10条措施3.0版本》,在区工商联堰商之家建立金盾护航·法律服务中心,政法各单位、法学会进驻中心并定期开展法律服务活动,推出金盾护航码,畅通企业和政法单位沟通渠道。“带领政法部门共同探索建立符合姜堰实际的商事调解机制——‘金盾护航 堰商同心’品牌,以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机制为切入点,推动行业力量与司法资源有效衔接,实现涉企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更好地激发经营主体的发展之基、活力之源、生命之氧。”李伯群说。

 

做优机制融合,下好“一盘棋”

“我是区政法部门和区工商联从‘名录库’中摇号确定的第三方实地操作这个公司合规改革工作的专业人员。”6月18日,江苏堰平律师事务所律师沈锦凤在某建材有限公司告诉记者,“经过8个月整改,这个公司通过第三方验收,不仅完善了安全生产组织架构、强化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化了业务操作规程、优化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还促使该公司产品从传统路桥向配套光伏型升级,实现企业二次腾飞”。

该公司是苏中地区规模较大的管桩专业生产厂家,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2020年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立案查处,这给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当事人向检察机关提出涉案企业合规试点申请,承诺对公司开展合规建设,接受合规监督考察。为顺应姜堰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产业基地的目标,给企业“再活一次”的机会,区司法局、检察院会同工商联,针对该公司实际情况,量身打造合规整改方案,选派沈锦凤等两名律师对公司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点对点指导整改,让当事人感受到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真心与温暖——变原先心灰意冷打算撤资为追加投资进行产品迭代。

 

 

 

 

为给“带病企业”一个整改自救、重新出发的机会,姜堰区聚焦顶层设计,探索建立“金盾护航 堰商同心”商事调解机制,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区工商联、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9个部门成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选聘64名专业人员建立名录库,出台《关于建立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对各方职责进行明确分工,推动企业将商事调解作为解决争议的首选途径,促进涉企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

“为做好永不竣工的全区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近年来,我委带领政法部门专注服务大局,为姜堰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法治营商环境的最优途径,不断优化‘金盾护航 堰商同心’机制,当好企业‘服务员’,为‘活力堰商’提供法治支撑和服务保障。”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戚爱俊信心满满地说。

做实力量整合,拧成“一股绳”

“专业人员为案件是非曲直提供技术支持,不仅为当事双方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也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姜堰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高峰这样评价“金盾护航 堰商同心”品牌的价值。

今年初,王某店铺靠窗的瓷砖出现凸起爆裂现象,顾客觉得店铺有安全问题致生意一落千丈。王某觉得是当初铺设瓷砖的殷师傅施工手法有问题,于是将殷师傅告到法院,要求其承担维修责任。高峰多次实地开展庭前调解,殷师傅始终认为是前期铺设地暖管道存在瑕疵导致瓷砖爆裂。“因双方各持己见,不肯让步,”高峰对记者说出邀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高级工程师尤其香等3位专家调解员参与现场勘验调解的初衷,“从现场情况看,受损面积并不大,如果直接启动鉴定程序,鉴定费用可能超过诉讼标的,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诉累”。

鉴于专家给出的维修费用预计2000元左右,鉴定费要5000元左右的实际情况,法官和专业调解员趁热打铁再次调解,最终,王某选择了撤诉。

在共同打造“金盾护航 堰商同心”品牌过程中,姜堰区政法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更好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2023年,区法院与区工商联联合成立民营企业商会商事调解中心,畅通企业诉求渠道,明晰涉企类案件的办案流程,扩大涉企纠纷化解“朋友圈”。聘请专业法官、优秀律师、乡贤名仕、知名企业家等化解力量入驻协同调解,构建“当天受理,立即审查,即时确认”工作制度,成功调解的案子可当即获得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未调解的案件当场进行立案审理,打造“调解在前、诉讼断后”的分层递进解纷模,2023年受理各类涉企纠纷1586件,办结1495件,涉企案件当场调解成功率达62%,2个案例获评江苏省“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实践典型”。区司法局在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建设涉企诉前调解分中心,实施诉前纠纷一窗受理、分类调处、抢单攻坚等硬核举措,有效降低企业诉累。在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商会商事调解工作室。

做强特色品牌,打造“金名片”

“感谢检察机关,目前企业的流动资金及股权得到释放,经营恢复正常……”前不久,姜堰区检察院一体履职帮助某民企账户解冻3500万元,企业负责人专程上门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原来,区检察院与区工商联一同对涉信访企业开展实地调查时,发现被吴某某骗取3900万元,还被恶意申请3500万元财产保全的某民企已无法正常经营。工商联提出:恶意保全已影响公司的正常回款,可能会造成更大损失,建议尽快查明事实。区检察院依法快速启动立案监督,查清事实。

 

 

 

姜堰区委政法委积极发挥“金盾护航 堰商同心”专业程度高、保密性强、调解效率高、解决成本低等优势,探索建立涉企信访接待线索共享机制,联合工商联、检察院对涉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问题予以重点关注,定期组织多方召开联合研判会,共同评估信访问题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2023年以来,已共享相关问题线索10余条,监督立案3件,向30余家涉案企业制发检察建议书、风险提示函。

“在办理杜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时,发现‘蓝月亮’公司生产的洗衣液没有防伪标识,商标极易被假冒,我们向该公司发出法律风险提示函,建议企业加强防伪技术措施……”6月初,依托区工商联的“点单服务”机制,姜堰区组织政法各部门办案骨干,组成普法队伍进企业开展普法讲座和法律咨询,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与此同时,政法部门精心打造“法企同行”“检优堰商”“同心助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护航旅游业”等商事调解品牌,汇聚全区政法部门调处化解工作合力,为姜堰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产业基地提供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