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2023年,道阻且长,泰州法院却步履不停。
回首这一年,泰州法院用一声声法槌敲下公平正义,用一次次突破回应群众期望,用一滴滴汗水凝聚前行动力,用坚定信仰践行初心使命,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扎实推进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12020件,办结100529件;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9384件,办结8684件,多项工作获上级领导批示肯定,多个集体、个人获得国家、省级以上表彰。
回顾2023法院工作,代表委员给出了他们最诚挚的评价!
出台53项举措增强服务针对性、实效性,深化“药医养食游”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审结相关案件2081件,增设4个巡回工作站,巡回审理112场,协同办理调查取证、文书送达等事项207次,医疗纠纷类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下降到68天。
泰州市人大代表、江苏金迪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细胞毒种岗主管金晓中:
大健康产业是泰州的标志性产业,也是最有可能支撑泰州走在前列的重点产业。一直以来,泰州法院重点围绕大健康产业保护,专门开展司法护航民企大健康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用法治力量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深入研究医药产业的政策、国内外医药园区发展态势以及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积极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建议法院要“带着问号沉下去,满载句号浮上来”,不断加强调研走访,认真把每个环节、每个方面的工作抓紧抓细抓实,全力助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审结商事案件24185件,标的额113.7亿元。聚焦4个产业集群发展,审结相关案件1691件。完善商事纠纷商会调解等工作机制,运用“护企宝”“泰有法”等平台靠前服务,医药高新区法院结对65名“招商菁领”,提供咨询意见16条。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55件。
泰州市人大代表、江苏买菜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梅华: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泰州法院通过开通涉企案件诉讼服务绿色通道、组织涉企案件专项执行行动等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用数据和事实直观呈现了泰州两级法院公正司法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的自觉担当以及司法为民的宗旨理念。全市法院通过优化司法供给、依法高效审判、构建多元解纷模式等举措,在暖企、护企、助企方面出实招、办实事,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做好司法公开,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体现法院的司法责任与担当。
审结破产案件566件,通过重整、和解挽救25家有发展前景的危困企业,出清340家处于吊销、长期停业状态的企业,盘活土地房产264万平方米,吸引投资30.69亿元,安置职工2429人,清偿债权27.99亿元。深化“执破融合”改革,清理债务32.56亿元。
泰州市人大代表、泰州市剧目工作室研究馆员沈凌云:
在参加法院组织的夜间集中执行行动中,让我更加近距离地了解法院工作,泰州法院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破产审判职能作用,促进僵尸企业出清,推动过剩产能化解,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不因破产审判困难多而不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始终以服务市场主体有序退出为出发点,以实现破产审判常态化、法治化、高效化为落脚点,以改革的气魄和改革的方式加快健全完善破产审判机制及各项配套保障机制,为地方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506件,依法规制滥用侵权专利警告函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托“泰知心”品牌,深入走访36家科研院所、重点企业,邀请技术调查官辅助审理案件,构建全链条保护大格局。认真落实市委“人才强市”战略,审结涉高端人才劳动纠纷27件。
江苏省人大代表、泰州市人大代表、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国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直以来,泰州法院始终坚持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制滥用知识产权阻碍中小微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不法行为。不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支持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作为生物科技企业,我们往往面临很多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法院能够想我们之所想,主动送法上门,深入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引导企业合规守法经营,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审结刑事案件3763件,判处罪犯5431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累计审结涉黑涉恶案件7件39人。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审结各类暴力犯罪115件。厉行铁腕禁毒,审结案件25件。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110件,追缴行贿非法获利565万元。参与国企腐败问题研究,调研报告获最高法院领导充分肯定。
泰州市人大代表、泰州医药城实验小学校长焦卉:
2023年,我参与了多起案件的旁听,泰州法院坚决贯彻、精准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暴恐犯罪重拳打击,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严惩不贷,对残害未成年人、性侵儿童、拐卖妇女儿童等严重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的案件,该重判的决不手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使得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审结电信网络诈骗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上下游犯罪案件458件,对最高法院指定管辖的诚数公司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判处罚金、没收违法所得2.03亿元。审结危害食药品安全案件34件,禁止65人从事食药品生产经营。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犯罪,深入推进“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审结相关案件96件。严惩危害安全生产犯罪,审结案件28件,发出司法建议20篇。
泰州市人大代表、苏陈镇社会事业局局长许霞:
在我看来,2023年,泰州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人民法院依法严厉打击网络电信诈骗,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惩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特别是加大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保护力度。从餐桌到用药,从头顶到脚下,从实体到网络,全方位守护百姓的平安。
依法维护金融秩序,审结金融案件11891件、非法集资等涉众经济犯罪案件58件。全面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相关做法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落实“保交楼、稳民生”要求创新做法和机制被住建部和《长安》杂志推广。实质化解重点案件23件。
泰州市人大代表、泰兴市融媒体中心总编室播音管理部主任董青:
2023年,泰州法院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既严格依法办案,又兼顾国法天理人情。强化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强化风险预判,实行“一案一处置方案”;强化防范化解,切实摸清底数、精准拆弹。当遇到社会热点案件,面对众说纷纭的社会舆情,泰州法院都能保持应有的法治定力,坚守法律底线,把法律的专业判断和人民群众朴素的公平正义观融合起来,把一个个热点案件的审判变成一堂堂全民法治公开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准确适用民法典,审结民事案件32650件。实行房地产案件归口审理,审结案件4310件;在全省率先设立工伤保险争议“法官驻点工作室”,审结劳动争议案件2728件,追回劳动报酬4615万元。开设“蓝盾”行动反诈专栏,组织宣讲106场。
泰州市人大代表、海陵区住建局城建科科长高增权:
司法为民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23年以来,泰州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运用“小案例”阐释“大道理”,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高案件审理水平,强化民生司法保障,以“如我在诉”的姿态,积极回应民生诉求,倡导低楼层业主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加强物业纠纷联动化解,对于构建和谐共处、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具有积极引导意义,为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审结城建类案件2014件,审结土地承包流转等案件263件。靖江法院审理的非法制售不合格农药案入选最高法院“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成立扬子江生态司法保护基地,靖江法院联合多部门签署“碳汇+”协同保护框架协议,守护“水清岸绿”。
泰州市人大代表、泰州市九龙镇姚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倚山:
我长期工作在一线,与群众接触较多,对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相关工作有较深地理解。人民法庭扎根基层,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相邻关系等矛盾,做好诉源治理,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和谐。人民法庭和当地政府从乡规民约入手,革除了陈规陋习,把新时代文明写入乡村生活,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通过巡回审判等形式,走进田间地头,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同时关注侵占耕地和农产品安全方面的典型案例,深入基层一线进行普法宣讲,进一步提升基层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
审结婚姻家庭案件6944件,发出人身保护令26份。审结性侵、虐待、拐卖案件161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29份,发出10份从业禁止令,协助教育部门查询310人次。泰兴法院“青春蔚蓝行动”品牌被团中央表彰为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兴化法院少家庭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泰州市人大代表、泰州市杏都葡萄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吴新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事纷争的解决,不仅关乎个人及家庭幸福,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过去的一年,泰州法院妥善处理好家事案件,推动家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对于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在办理家事案件过程中,秉持“和为贵”思想,综合考虑社会沿革、风俗习惯和民意民情,因地制宜、因案制宜,灵活运用情理事理处理家事案件,严格公正司法,促进家庭和谐文明,涵养传统文化,彰显司法人文关怀,深化多元共治,推进家事社会治理。
建立执行协作机制8个,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常态化组织“雷霆‘执’击”等执行会战274次,在线开展财产查控90余万次,执结案件26223件,执行到位51.54亿元,执行完毕率位列全省第一。依法惩治规避和抗拒执行行为,拘留539人次,“纳失限高”30788人次,移送拒执罪线索62条,判处罪犯12人。优化网络司法拍卖服务,升级“E拍贷”,成交金额21.55亿元,相关做法入选全省法院十大优秀司法改革案例。审结执行异议、复议等案件1774件。
泰州市人大代表、兴化市民政局办公室主任董庆明:
在参加司法拍卖的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了泰州法院公正、清明的司法环境,并通过受邀见证集中执行行动,近距离看到泰州法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动执行工作标准化、流程化、现代化,着力打通执行工作痛点、难点、堵点,持续加大执行力度,不断提高执行质效,加强多部门联动,建立多元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大惩戒力度,汇聚合力打击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行为,让被执行人无处遁形,执行效率跑出“加速度”,积极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提升了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和获得感。
指导制定村规民约、行业公约35份,入选最高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6家基层院矛盾化解“一站式”平台完善诉调对接机制26项,设立调解工作室55个,海陵法院“审调融合”模式受到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肯定,诉前化解纠纷28699件。提出司法建议153篇,就ICP备案管理漏洞可能引发网络安全问题发出的司法建议发出全省首份司法建议,《法治日报》报道点赞。
泰州市人大代表、海陵区城南街道新莲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银宝:
泰州法院因地制宜,量身打造了一系列于法有据、切实可行、善法善治的村规民约,作为民间自治规范,填补法律法规的空白,更好地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基层社会问题。作为人大代表,我对法院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希望法院能够继续加强与基层组织的合作,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实施;遏制恶意“维权”行为,打击以维权为名的扰乱社会秩序行为;加大基层调解力量培养,让矛盾化解在基层,减轻法院收案量。
审结“抖音网暴医生案”,审结“全职妈妈误工损失获赔案”,明确“网络医闹”不可取,抚育付出被尊重。在央视《一线》等媒体播出法治节目31档,推送“小案大道理” “现‘申’说法”等专栏42个,发布典型案事例341个、审判白皮书8份,举办法治讲座307场。
泰州市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泰兴分公司DICT支撑中心主任刘勇:
法院的司法公开工作做得真不错!作为人大代表,我要给他们点个大大的赞。以前,我们对法院的工作不太了解,总觉得法院很神秘。现在,法院通过各种方式,把审判工作、执行工作都公开了,比如说,法院的微信公众号经常发布一些典型案例,召开新闻发布会,报纸上也经常报道法院的一些工作,法院的司法公开工作,让我们老百姓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和透明。我相信,在法院的努力下,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法治建设会更加完善。
审结行政案件1989件、非诉行政审查案件331件。审结“不满教育惩戒要求公安机关处罚案”,入选全省行政审判十大典型案例。争议化解率28.5%,位居全省前列。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在99%以上,促成行政机关自我纠正49例,组织业务座谈、授课培训和旁听庭审88场次,实现行政机关诉讼发案率、败诉率连续两年实现“双下降”。
泰州市人大代表、泰兴市公安局四级高级警长翁海林:
今年以来,泰州法院通过公正高效地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有效地解决了行政争议,维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动了法治泰州、平安泰州的建设。法院不断推进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和立案登记制,强化办案规范化建设,提高了审判效率和公信力。推行府院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行政机关的一名代表,我切身感受到了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对行政机关规范行政行为、实现良性自我纠错的有效促进。
深化“六化”人民法庭改革,全年受理案件29110件,审结26387件,同比分别上升26.37%和31.24%。积极推行 “优+”诉讼服务标准,网上立案63914件,线上开庭、调解37656次,高效办理各类服务18.94万次。为困难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448万元,发放救助款189万元。增强审判辅助事务信息化应用水平,法官人均结案279件,同比上升19.15%。姜堰法院研发卷宗流转二维码、法庭资源管理等软件,获评首届江苏智慧法院创新事例二等奖。
泰州市政协委员、泰州市律师协会泰兴分会副会长、江苏博诚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姜丽君:
律师服务平台极大地节省了律师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办案效率。法院深度应用这些平台的工作,不仅体现了法院积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更重要的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公正的司法服务,为构建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司法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政协委员,我将继续关注和支持法院的工作,共同推动法治建设的进步。
审限内结案率同比上升4.42个百分点,平均审理天数减少12天。发挥审级监督作用,提级审理疑难复杂案件90件。出台“立审执破”协作配合实施意见,提出6项机制38条举措。对4033名认罪认罚被告人从宽量刑,对3079名被告人宣告缓刑、免予处罚。刑事速裁审结案件占比47.01%,平均审理天数仅6天。建立简易程序快审集约化模式,平均审理天数减少9.2天,被评为全省行政审判十大创新工作。
泰州市政协委员、江苏省律师协会监事长、泰州市律师协会会长、江苏联盛(泰州)律师事务所主任朱联海:
在庭审能力方面,泰州法院的法官展现出了扎实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审判经验。能够熟练运用法律程序和证据规则,确保庭审的公正、公平和有序进行。在裁判文书中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和适用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使当事人和社会公众能够理解判决的依据和理由。这种说理能力不仅体现了法官对法律的深刻理解,也增强了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和公信力。
举办读书班、专题辅导103场,走进红色实境课堂75次,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讨论52场。着力发现和解决真问题,制定整改措施135条,转化运用调研成果108项。高港、靖江法院获评全省首批“五好五强”领导班子称号。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发布督察通报74期,倡议家庭助廉,完善党性教育、约谈提醒和警示教育机制。
泰州市人大代表、野徐镇仲联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乔亚军: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觉得泰州法院队伍建设得很不错,法官们务实、勤勉、高效,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法院也加强了对法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依法履职尽责,做到清正廉洁。另外,我还要表扬一下法院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做得很好。他们深入基层社区,经常性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帮助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总的来说,法院队伍建设很接地气、很有成效,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和优质司法服务。
全市法院向各级人大、政协报告工作17次,市“两会”交办的建议、提案12件全部办结,满意率100%。通过研发应用程序、寄送《代表委员联络专刊》,及时发布案件庭审、重要活动信息3.98万条,参与“点单”监督的代表委员1115人次,“清单式”联络工作机制获省法院、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认真办理检察建议,公正审结抗诉案件21件。
泰州市人大代表、海陵区应急管理局危化科科长宋琦:
泰州中院推出的人大代表“清单式”联络机制,将“点人”“点案”“点事”选择权交给我们人大代表。我有幸参加了几次“点案”活动,我觉得法院不是“作秀”,而是切切实实把法院各项工作主动“晾”给代表委员,“晾”给社会大众。代表可以自主选择案件,在旁听庭审时更加精准有效,无论是现场集中评议,还是事后跟踪监督,不再是之前的“一听了之”,而是可以“跟踪到底”。这不仅拓宽了代表与法院之间的联络渠道,也增进了代表、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更为审判执行公开、服务群众、沟通民意搭建了平台,为此项工作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