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气,围坐银杏树下太舒服了,大家谈谈说说,感情越来越近,政策越来越清,日子也越过越好。”西宣村村民马国明感慨。近年来,宣堡镇以村级“援法议事”为平台,将农村经济、基层民主、政治生态等,纳入高质量法治化发展轨道,“银杏树下”基层社会治理越来越顺畅、清晰、给力。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工作效能
党建是引领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和龙头。宣堡镇强化镇一级党委政府领导,选强配齐村“两委”班子,选好带头人。采用“1+1”责任制,以村党组织书记为“援法议事”第一责任人,综治员为专职法治联络员,做到责任有担当,传达要及时。
配齐干部力量,激发干事激情
宣堡镇把村级“援法议事”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便民法律服务的重要举措。将服务重心再下移,上下贯通镇、村、格三级组织链。加强“法律明白人”“专职人民调解员”动态培育,由司法所牵头,组织“专职人民调解员+村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的“援法议事”服务团,根据事件的复杂程度及化解需求,邀请行业领域专业“飞行嘉宾”、具有威望的退休老干部等,实现多方参与的格局,壮大“援法议事”服务网络银杏“树干”。2023年,通过“援法议事”机制解决“疑难杂症”11件,赢得了当事双方的理解和支持。
创新工作思路,主动担当作为
“围绕农村基层治理、村务管理等事项,宣堡镇创新银杏树下‘村民问政’新型的‘援法议事’解纷机制,实行‘定期议事’和‘及时议事’相结合的银杏树下议事模式。依托‘党建银杏林’、村法治文化阵地,以‘议事团’主导、村民参与的公开评议形式,化解村里‘疑难杂症’,让‘援法议事’真正实现‘多维解纷、村务公开、民主监督’一举三得的成效。”宣堡镇党委副书记刘杰表示。今年以来,全镇就矛盾纠纷化解、农村环境整治、财务公开以及村规民约修改制定等,开展公开评议10余次,实时收集群众的法治需求20多条,全部实际调查、调解、帮助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