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少年心,学法护未来。今天上午,在隆重的升旗仪式结束后,市中院民一庭副庭长潘贻杰作为省泰中附属初中的法治副校长,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为全校师生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国旗下的讲话”。
在讲话中,潘法官以《远离校园欺凌 珍惜同学友谊》为题,讲述了校园欺凌或通过肢体、语言的方式,或通过网络暴力等手段来实施,往往给被欺凌者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通过肢体、语言实施的直接欺凌行为,在广大师生严格防范之下,在校内外治安监控的无缝对接之下,能够较好地进行防范。但方式更加隐蔽、危害更加严重的网络欺凌是现阶段校园欺凌防范的重中之重。
网络欺凌,被喻为“看不见的拳头”,它在网络社交的掩护下,虽不伤及身体,却会使受害者的内心烙下难以愈合的伤疤。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每个人似乎能够以虚拟的身份存在,特别是部分未成年人因为心智尚不成熟,很容易在这样一个虚拟世界中放飞自我。
然而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不管是有意或无意,网络的裂变传播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一个不恰当的语言或举动,可能在网络中被跟风的“键盘侠”们复制或引用,最终变成一把致命的利剑给他人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而一旦施暴者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广大同学要合理约束自身的行为,给予别人尊重,珍惜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拒绝网络欺凌,不做网络键盘侠!
对于防范校园霸凌,潘法官还给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学会尊重和善待他人。不论同学家庭是否贫穷、身体是否健壮、成绩是否优异,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无权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二是发现这类侵凌现象,同学们在确保自己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要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成为冷漠的旁观者。三是如果不幸遭受校园欺凌,希望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定,及时寻求家长、老师的帮助,必要时诉诸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泰州法院结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从小案件、小故事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要学习法律,并对在校学生容易遇到的人身伤害、财产安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普法宣传,受到了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下一步,泰州法院将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发挥好法治副校长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法校共建,以能动履职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引导广大的未成年人树立法治意识,播撒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