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科技赋能”,“小网格”凝聚大智慧
“以前群众需要帮助时,要到相关部门“面对面”反映,找不对门的现象比较突出。现在我们网格员通过‘泰治理’APP拍照上传,线上流转,全口径、一站式解决群众所有问题,效率比以前大大地提升了。”网格员唐鹂一边展示线上系统一边说道。
聚焦基层治理中机制体系不够健全问题,泰兴市延令街道,依托“泰治理”平台,开发“码上”服务、可视化管理等网格化服务管理场景,深化党建、服务、治理“三个共同体”建设,整合物业用房、邻里空间,按照“一网格(一小区)一小站”的思路,提升网格服务站功能,精准化打造特色“红延小站”,开通“幸福巴士”网格流动车,着力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党员力量下沉、服务触角下延,建立人、物、事件“一主多从”的数据标准体系,形成网格化治理工作一图通览的“综治一张图”,为赋能社会治理、服务群众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网格+平安建设”,“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各位叔叔阿姨,那些说送鸡蛋、送礼物、让扫码的都不要信,都是骗你们养老钱的,千万不能因为贪小便宜吃大亏啊……”在社区活动广场上,网格员成亮不厌其烦地为社区居民们讲解各类反诈套路,并手把手地帮助居民们安装上“金钟罩”反诈小程序。
泰兴市延令街道将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属地优势与民警“懂法、讲政策、会调解”的专业优势结合起来,建立“警格+网格”工作体系,民警与网格员共同当好信息员、巡逻员、宣传员,双向采集房屋租赁、外来人口等信息,推动民警和网格员联动排查风险、化解矛盾,为辖区治安管控和打击违法犯罪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构建“1+2+X”多元治理矛调机制,推行“社区伙伴”模式,创建“逢三说事”“三井话茶坊”“静心工作室”等治理品牌,
健全“四方联席会议”议事协商机制,推动动矛盾纠纷化解向专业化、法治化方向发展,把民生实事办到居民身边,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让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安全底色和幸福底色越来越强。
“网格+为民服务”,“小网格”守护大幸福。
“网格员每天到我们小区走访,了解居民困难,解决群众难题。我们小区下水不畅的问题,在网格员的协调下1天就处理到位了。”居民沈大姐一边指着门前路面,一边激动的说着。
“网格不大,但需要步步丈量。”黄改琴在网格工作日志本上写下这句话。她拿出手机自豪的展示一天步数——15825步!近年来,加大网格力量配备,组织机关100余名党员下沉网格、300余名楼道党员浮出网格、60余名社会组织党员融进网格、2000余名市级机关在职党员回归网格,吸纳微网格员1238名,开展集中服务200余场次,创建了残疾人之家、银发无忧等服务品牌,解决60多名残疾人就业问题,多80多名独居老人落实居家养老服务,收集群众意见3万多条,解决各类群众诉求15600条,真正让网格变成为民解忧的“前沿阵地”。
“政法工作千头万绪,每一名网格员、志愿者都是政法工作的重要一环。‘安’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底线,但只做到了‘安’远远不够。我们将从‘精’字入手,共建共享,擦亮治理品牌,深化基层治理成效。”延令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