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户籍人口150.84万人,常住人口112.66万人,总面积2393.35平方千米公里,辖26个乡镇(街道),523个村居、1575个网格。近年来,兴化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扛起责任担当,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处理和总结矛盾调处“小与大”、“前与后”、“散与集”的关系,打造调解新品牌,注重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注重提升调解员业务水平,注重调解组织作用发挥,确保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建设“强富美高”中国式现代化兴化篇章注入调解力量。
一、立足基层“小单元”,编织调解“大网络”。兴化市司法局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市立足乡镇、园区、村居、企业、网格、小区等“小单元”,共设立村(居)、镇(街)、企业和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569个,调解工作室66个,调解窗口848个,对在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做到随叫随到。有求必应,同时落实村居“一把手”抓安全稳定工作的目标和责任,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矛盾调处工作网络。
二、打好普法“先手牌”,减少矛盾“产生量”。坚持基层治理“前沿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不断提高预测预警能力,最大限度地将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兴化市司法局坚持“多元主体协商治理”原则,突出 “普法宣传、预防为先、快速处置”。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重点突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利用各个时节,适时开展宣传。通过邀请函、告知书、微信、宣传栏、电子屏等载体,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形成全方位、广覆盖的纾困法律服务阵地。法律走访5万余人次,解答各类咨询2万余条,推广注册“苏解纷”近66000人次。
三是善用“有事好商量”,打造调处“一站式”。兴化市司法局在全市构建了“前台一体受理、后台流转办结”工作模式,各个乡镇(街道)调委会设置了矛盾调处受理登记岗、引导分流岗、调解处置岗、协调督办岗四个服务窗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群众矛盾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真正做到了“一站式解纷,零距离服务”。同时,立足各村居调委会,发挥“有事好商量”平台作用,各村居坚持有事、遇事、做事多商量,全力引导群众的事由群众议,群众的事由群众办,确保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法治化。去年至今共调解各类较大的矛盾2381余起,调解成功率98.23%。无因调解不合理不合法引起的投诉,无因调解不慎发生民转刑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