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泰州
泰兴市河失镇:强基固本 共建共享 做实做优“微网格”社会治理
2023-06-12 14:53:00

   近年来,西黄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微网格为切入点,聚焦矛盾纠纷化解和人居环境大整治,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网格化精细化,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以小网格撬动基层治理大提升

  

  一、强化党建引领,稳固基层治理压舱石一是科学精细划网格。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701户,总人口2156人,党员59人。本着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微网格走进群众中的工作理念,将全村分成3个综合网格,对应建立3个网格党支部,再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分16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30-50户,形成村级党组织+3个综合网格+16个微网格的组织体系。二是选优配强建队伍。选聘原中心户长、老党员、老教师担任微网格联络员,进一步强化微网格人力保障。以建强3个网格党支部为抓手,建设红色微网格,实现网格内党组织全覆盖,让有事找党员,党员在身边蔚然成风。选聘法律顾问进驻平安网格服务站,积极培育网格法律明白人,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三是建章立制提效能。建立学习培训制度,提升村干部和网格员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明细分工,按格定岗,责任到人,细化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等职责,制定《西黄村村干部、网格员、微网格联络员考核办法》,强化日常工作考核记实,确保人在格上走,事在网中办,不断提升微网格治理效能。 

  

  二、创新治理模式,激活基层治理主引擎一是微网格+信访维稳促和谐。发挥微网格联络员前沿哨预警作用,利用人熟、地熟、事熟三熟优势,打通群众诉求解决内循环,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设立网格热线,将村干部、网格员和微网格联络员的联系方式向村民公开,确保村民有事能第一时间联系到人,解决问题找得到人。依托三抓三早,即对矛盾纠纷抓源头、抓苗头、抓重点,做到早预警、早预防、早化解,开展好每周三听诉日活动,及时将绝大部分纠纷化解在初始状态。近三年来,无一人赴市上访。二是微网格+文明实践倡新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开展一对一帮扶、心贴心服务,实现网格内为民服务零距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评选表彰活动。建设微网格法治文化小游园和法治宣传一条街,常态化开展法治惠民演出,宣传普及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常识,弘扬法治精神和社会正能量。三是微网格+联席会商汇民智。用好村民议事会、调解委员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搭建联席议事平台,创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重民主、聚民心五民工作法,通过村干部和网格员带头,发动乡贤能人、老党员等多元力量参与,围绕人居环境、为民实事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商议,做到协商议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发力乡村治理,守好美丽乡村主阵地一是营造浓厚氛围,宣传动员齐上阵。通过微网格联络员逐户上门走访、网格微信服务群信息推送、大喇叭广播宣传等方式,积极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每月不定期对村庄环境进行地毯式排查清整。开展微网格环境评比活动,激发村民自治活力,促进美丽环境共建共享,成功建成省级生态宜居村庄二是夯实基础建设,用心办事暖民心。坚持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切入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道路管网、林业绿化等民生实事工程,每个网格都有村民休闲健身小广场,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实现民生向三是整合优势资源,抢抓机遇谋发展。积极上争各类惠民项目,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治理水平的提升也为村集体持续增收优化了环境,扫除了障碍。村先后被评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城乡基层援法议事范例单位,多次被评为市无访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