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泰州
泰兴市黄桥镇:聚焦现代化 聚力高水平 奋力谱写新时代“黄桥之治”新篇章
2023-05-10 16:53:00

   近年来,我镇围绕打造基层治理标杆,多措并举、多向发力,深化永丰治社会治理品牌,治理水平有效提升,社会大局平稳向好。下一步,我镇将牢牢把握四个走在前的重大要求,扛起首要之责,铆足攻坚之劲,凝聚治理之力,奋力谱写彰显红色老区特质、顺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化黄桥之治新篇章。

  一、全域推进,着力构建更加健全的治理体系。一是健全工作体系全链条聚焦市委对黄桥提出的三个转变目标,研究制定六大行动实施方案,将治理提效作为其中重要板块,围绕网格治理一体化、平安治理高效化、信访治理规范化、城市治理精细化等,实行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二是推动组织架构全覆盖健全行政村(社区)党组织-自然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网络,把党组织覆盖到网格上,组成党建+网格的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组织建设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群众满意在网格。三是实现系统管理全闭环围绕全域覆盖、智能感知、云上共享、精细应用目标,推动智慧黄桥综合指挥中心建成投运,加快推进综合指挥最强大脑融合建设,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实现人、地、物、网等基本要素聚合融通、协同联动,做到扁平指挥、高效服务、有效处置,实现一口受理、一体派单、一台运行、闭环管理 

  

  二、点面齐抓,着力完善更加系统的治理格局。一是夯实分类施治的基础点。按照全域覆盖、无缝衔接规模适度、实战实用原则,做实做优网格。镇级层面围绕社会治理示范镇创建,从物质丰富、精神丰盈、文化丰盛等方面入手,深化永丰治社会治理品牌。片区层面按照一片一特色、一居一品牌的目标,分片区开展文明治”“产业治”“田格治”“生态治等特色工作。村居层面立足地域文化、特色产业、资源禀赋等差异,因地制宜、精准谋划、多点开花。二是守住和谐稳定的社会面。聚焦零进京、不去省目标,细化包案、化解和稳控三个方案,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强化每日排查定时上报、重大事项信息专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维稳安保责任追究四项机制。发扬四个钉子精神,勤于排钉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敢于碰钉子,主动作为,不回避、不拖延、不上交;善于拔钉子,持续开展重点信访矛盾攻坚化解;勇于钉钉子,切实守牢稳控底线,力求镇级层面成为信访终点站。三是筑牢普惠兜底的民生线。密切关注涉法涉诉等特定群体,合理诉求积极解决,实际困难全力帮扶。聚焦低收入人口、困难儿童、大重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常态化实施未成人关爱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特殊困难群体救助等专项行动,加大政策保障和救助帮扶力度,更好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 

  

  三、多元共治,着力优化更加现代的治理方式。一是激发自治内生力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指导村级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提高村民自治能力。积极探索运用自治方式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村民小组微自治等基层微自治模式,推广群议众治自治品牌,调处邻里琐事、解决各家难事、办好各类实事。在集镇社区,大力推行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管公司、业主四方共治,让社区治理聚人气、接地气。二是强化法治保障力推进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和派出所工作有效融合,实现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转,健全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做实做优一村一顾问、一村一民警,推动法律顾问上门服务、下访服务、主动服务成为常态。推广用法导航·带爱回家法治品牌,持续推进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民生实事工程,继续开展情暖民工专项行动,打造一公里法治文化体验圈,深化法治小区创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三是增进德治驱动力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健全完善六会组织,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围绕永丰治镇域社会治理品牌推广,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惠民文化活动,推动构建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生活氛围。深化道德讲堂建设,大力实施乡风文明示范行动,持续释放正能量集聚效应。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